前些年,流行一句话,结婚应该找合适的。鄙人拙见,谁又知道什么样的人适合自己?
有个大龄女青年朋友TT,前些年,我还总想把身边优质男生介绍给她认识,全都跟她混成了哥们。今年总半开玩笑半严肃地跟她开玩笑大龄剩女抓紧点,我都替你着急。表面我说得嘻嘻哈哈,可真看到TT眼中闪过的对爱情对婚姻的不知所措和迷惘,我真会揪心那么一下。
她的单纯,她的无法面对失败婚姻的幼稚。让人揪心。心态成熟一点,总会坦然明白:幸福的爱情和婚姻从来就是少数的,年轻女孩们心中的完美爱情和婚姻更是难得一求。
她说,遇到一个合适的男生杂这么难。其实我想说:人总觉得自己值得更好的,只是暂时没遇见,实际上一个人总在接触什么样的人,总在和什么样的人做朋友,玩得开心,自然可能这些人就有很适合自己的人。
适合自己的人可能很近,自己却总想着远方,当然会剩。年轻,有诗和远方的幻想,那是有情怀,年龄大一点,这份情怀就慢慢成了幼稚、偏执。
身边有一些异性朋友,家庭条件不错,自身工作也不错,单论条件,配一个高富帅,还能进门槛。但每每都是跟不靠谱爱玩的男生谈了恋爱,心里却总想着:结婚是不可能的,我应该还是得找一个综合条件好的高富帅吧。
我看得明了,她们贪玩的性格和修养,其实往往和那些会玩贪玩的男生更搭。社会公认的条件和价码匹配,远远没有自己实际经历和感受来得真实。
女生为什么非得找靠谱的男生,很多女生自己都不靠谱,干嘛非得找靠谱男生?
婚姻是一种生活方式的选择,不是必须成功的一件事。
婚姻就必须安全得万无一失?那我得说:地球很危险,要绝对安全,回火星去吧。
剩女这么多,很多是因为她们总想着:女生必须找比自己优秀的男生的社会公认设定。
身边很多人最终和中学恋人或同学最终结了婚。很多人说是知根知底,安全。我倒是认为:学生时代对爱情的感受是抛弃所有社会匹配法则,那种自然纯真匹配,是真的相配。
我有一个朋友,川大毕业,成都有房,工作稳定,那是相当稳定,稳定到不可能发大财。人品是我认识最好的男生。我觉得他很好很不错,不过放在女生大众思维评价里,大概只是个死直男,而且还不是会大财的潜力股。
几年前,他喜欢过一个小女神级的8分女生,他们很聊得来。我是这样替他分析的:这妹子,暂时跟你聊得来,是因为刚毕业,找工作也不是很顺,小低谷,才愿意和你相聊甚欢,她但凡处境好一点的时候,会有很优质男生追她,你只能做个能聊天朋友了,你唯一的机会,是她跌入更低的低估,你一直关心照顾她,就可能会在一起,但这样的情况出现概率极低。
最后事情发展如我分析,妹子工作一稳,出现俗称的高富帅追她,便疏远了我朋友。
人们骨子里多少是反感爱情的条件匹配法则,人们皆信自己骨子里是特别优秀的,天性认为透过现象直达本质的条件反差很大的爱情更浪漫。爱情是一定存在条件匹配,只是不是家境、长相、工作一类来匹配那么粗暴简单而已。
他这一两年,明白了这些,只想找个善良、简单,长相还行,却不好看到张扬的女孩。要求特别接地气。可是,他相过几次亲,被各种高中、专科毕业女生嫌弃,即使答应相处一下,久一点,女生总觉得差点什么,而选择算了。对这些女生来说,之所以会答应相处,是她们骨子里明白自己条件匹配我朋友算差不多了,但久一点总会觉得,他毕竟长相不是很帅,也不会发大财,踏实安稳觉过日子,总会觉得不甘心。
我曾试图给他介绍,我认为条件合适的女生,这些女生皆没多大兴趣。我很想骂人,单论外在条件,我朋友配得上她们,何况我知道我朋友是一个人品出众的人,关键时刻,能担当能负责能付出的人。
看吧,女人就是这样,说想有一段幸福的婚姻。真一个适合结婚的男人放她们面前,她们会说:没感觉,爱情一定要有感觉。
抛开所有狗屁社会价值匹配,人们心中的欲望横流,对扯淡的诗和远方的意淫,冥冥之中,所谓爱情,早已自然匹配了合适的价码。
真的不知道怎么选择,想想自己早几年喜欢怎样的人,学生时代喜欢怎样的人,抑或当下和谁在一起最轻松开心。这就是自然匹配好了的价码。
所谓世俗公共价值观:怎样的男人女人好,怎样的人适合结婚,怎样的婚姻才会一定幸福,不能正确认识自身的情况下去选择,都是影响你最纯真的判断的干扰罢了。
于我而言,没有条件上来说最匹配的爱情。如果我喜欢了一个人,那就是自然替我匹配了,也许我等一等会有更好的,可是爱情总为了更好的条件,那再也不会有真挚的爱情了。
爱情不是找了一个可以多么令人羡慕的对象,我喜欢的人,这一辈子会有很多,而我恰巧会与其中一位谈上,不是完美的对象,却可以一起创造很美好的故事和记忆,这些远比等一个完美的对象更重要。这才是有缘有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