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为政之道

为政之道

作者: 荡相遣执 | 来源:发表于2021-02-19 17:33 被阅读0次
古琴

12.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讲解:

子贡问为政之道。孔子说,“备足粮食,充实军备,取信于民。”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无粮顶多饿死),如果没有民众对政府的信任,那国家就不存在了。"

荡相遣执讲故事:

子贡向老师请教做官从政的道理,孔子告诉他,先要解决老百姓吃饭问题,老百姓吃饱了肚子,身体强壮起来,当有外敌入侵,国家才有兵可用。但这还不足以使社会和谐,国家强大。要使社会和谐发展,官与民,民与民之间,还要建立互信的关系。有了信的有在,才能形成官民一心,这样的话,国富民强才有可能。

但是怎样才能官民互信呢?孔子曾告诉冉雍说:“出门如敬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做官要爱民,敬民,不扰民,民无怨则信立。有士大夫率先垂范,百姓无怨相随,信也就形成了!

天下百姓众多,总有难及之处。怎么办呢?孔子在去卫国的路上,看到很多行人,不仅感慨道:

“卫国真是福地,人也足够多。"

当时冉有驾车在侧,就问道:

“这么多人,怎么治理呢?"

孔子说:“想办法让他们富起来。”

“富起来之后呢?"冉有再问。

“教化他们,使他们懂礼。富而有礼,四海咸平。"

孔子是空说的吗?言偃是冉有和子贡的小师弟,有幸作了鲁国的武城宰。他学有所用,在当地推行礼乐教化,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孔子听说后,带众弟子去参观,果然发现,武城到处一片祥和,充满生机。于是随口说道:“杀鸡焉用牛刀。"言小夫子一听,马上说:“老师教育我们,学习了就会有仁爱之心,百姓受教化之后也就便于管理。教化总要发挥作用。"孔子听了言偃的回答非常满意,见人就夸:"吾门有偃,吾道其南。"老年夫子,至此心中甚是慰籍。

从以上孔子和学生的言谈中,我们基本可以理清孔子的从政之道,大致应该是:士大夫要强化自身道德修养,率先垂范,继而推行礼乐教化作用,富民的同时,要取信于民,使民富而知礼,做到上下一心,官民同乐。如此,天下也就大治了。

相关文章

  • 《曾国藩家书》

    今日开启新书《曾国藩家书》——按时间顺序分为:养心之道、自勉之道、成事之道、为学之道、交往之道、理财之道、为政之道...

  • 为政之道

    老子有云,世间有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世间万物皆为万物。道生一体,则万物皆寻道。无论是自然风雨,还...

  • 为政之道

    12.7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

  • 为政之道

    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孔子说:拜祭别人家的祖宗就是拍马屁。看到应该做的事而不去做,就是没有...

  • 善读「论语」2.13:为政治当立信用,晋文公退避三舍

    「为政篇第二」13 【原文】 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 【译文】 子贡问为政之道。孔子说:“把要...

  • 子路问政1学习笔记

    子路问政。子曰:“先之,劳之。”请益。曰:“无倦。” 白话翻译:子路问为政之道。孔子道:“为政者自己先行,以身作则...

  • 刘统勋的为政之道

    槎河山庄刘氏家族重要人物 股肱辅弼,鞠躬尽瘁 刘桂功/文图 刘统勋(1698—1773),刘氏家族八世祖,刘棨第五...

  • 【灯下夜读】 为政之道

    《曾国藩全集· 家书》中记载:“为政之道,得人、治事二者并重。得人不外四事:曰广收、慎用、勤政、严绳。治事不外四端...

  • 孔子的为政之道

    孔子,鲁国人,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是中国文化中的核心学说儒...

  • 《论语•为政》君子之道

    子曰:“君子不器。”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子曰:“学而不...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为政之道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dgax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