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共青团河北大学委员会的组织下,抱着对于雄安新区的好奇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兴趣,我们跟随雄安新区非遗调研队于7月11日奔赴安新县城,深入雄安新区,实地考察了雄安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
我们这次负责考察的是安新县光淀村的河北梆子。说起河北梆子,在省内基本每个市、每个县、每个村都广为流传,甚至在一些地区其风头盖过了“国粹”——京剧。作为河北地方戏种,河北梆子在河北极其流行,乃至于可以与京剧、豫剧等强势戏种分庭抗礼,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其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河北梆子由流入河北的山陕梆子蜕变而成,形成于清道光年间。山陕梆子流入河北后,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为了赢得当地群众的赏爱,根据当地群众的语言习惯、情趣、爱好等,在艺术上进行不断改革、创造,融合了河北地区的民俗和特色,形成了河北梆子。韩愈在《送董邵南序》说:“燕赵古称多感慨悲歌之士”,河北这片土地义士之多,也影响了河北梆子具有高亢、激越、慷慨、悲忍的特点。
我们此次调研地处在白洋淀的最深处,三面环水,水面上有大片大片的荷花和荷叶,大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致,村子里也干净整洁,不像某些农村泥泞遍地,灰尘漫天。这里的村民绝大部分都喜爱河北梆子,甚至于京剧在这里都没有什么“市场”。本来以为光淀村四面环水,会坐船过去,徜徉荷花淀之间,后来发现有陆路直达,乡下的路也很颠簸,一路之上除了出了一些小状况之外,还是比较顺利的,沿途的风景也出人意料的好看。
那些泛黄的老剧本是文化的厚度
到了村口,张老师便热情地来接村口我们了,张老师为人和善,笑眯眯地把我们领到了村委办公室,村干部们同样热情地与我们打了招呼,对我们表示欢迎,并且全程陪同着解答一些问题。其后我们便开始了正式的采访,张老师和蔼可亲,十分耐心地一一为我们做出回答,讲解了光淀村河北梆子的起源发展和现状,以及讲河北梆子的流派、特点。
提起河北梆子生存的现状,张老师告诉我们,首先学戏的人越来越少,因为这个演出是不挣钱的。年轻人们也越来越不爱下苦功钻研,很多绝技都濒临失传。比起以前的时候河北梆子的情况不容乐观,但是与别的地方相比,光淀村里仍然是一片沃土。全国梆子专业社团里的一些专业演员,都是从光淀村走出去的。说到这里,张老师开心地笑了。
“对于光淀村河北梆子的日后发展,您是抱着什么样的看法?”
“我对河北梆子的发展状况还是很乐观的,它在我们这一片(指雄城、安新、任丘等地)是非常流行的。但是再过一个四五十年呢?我们就不得而知。”
随后张老师带领我们去了村里专门放置戏剧行头的房屋,并还为我们展示了行头与道具。作为一个民营的、完全非赢利的业余社团,其所拥有的行头数量之多、种类之繁重远超我们想象。蟒袍、官衣、箭衣、褶子等等,不胜枚举。张老师怀着兴奋的心态,用骄傲的语气为我们一一讲解戏服的历史与渊源,还有它们所制成的材料。其中有机绣的,有手绣的,甚至还有苏绣的。这些昂贵的行头显然都是百姓们自己掏钱所购买,从侧面又反映了当地人民对河北梆子这个戏种深深的喜爱之情。我们一一看去,不得不说行头制作之精美,看见戏服就能想象到演员在台上的行云流水般的表演,唱念做打的优美。使我们再一次受到了震撼。
其后,张老师又热情地有把我们领到他的家中,为我们展示以前长乐会(即当地最大的戏剧组织)唱戏的老照片,老剧本,乐谱。大部分照片都是黑白的,透露出那个年代特有的质感。照片上的人定格在方框之内,但仍能感受到他当时演戏的动作和神态,仿佛方块的照片还是荧幕,他已表演了数十年一般。老剧本的纸页已经泛黄,这些剧本有的是从明清传下来的,依然保存完好,纸张也变的薄如蝉翼,历史磨砺去了它的厚度,却使后人文化的厚度积累起来,达到另一个高度,文化才不会断层。手抄的乐谱上用的大多是繁体字,竖排排版,充满了古典气息。光淀村的河北梆子流传和保存状况比较好,没有出现濒危的状况,平时演出也不少,村里老少都喜欢看,在周围县也有影响力。
思考与记录
四十度的烈日下,张老师依然坚持要送我们离开。他主动为我们找了一辆车,还叮嘱我们,有空一定要常回去看看。就这样,我们结束了这次的实地调研。
相比其他的传统技艺来说,河北梆子的现状算是比较乐观的,根据我们对其他组调研传统技艺的了解情况,别的传统技艺大多都濒危,后继无人,甚至需要给学员倒贴学费让他们学习。而商演的机会很少,几乎没有收入,濒临失传。对于这种状况,我们从两个方面辨证的去看待:
一是事物总有一个产生发展消亡的过程,有一些传统文化中的东西发展至今,已没有很高的传承价值,随着城市化的推进,本来就在小范围里流传的事物的消亡也是发展规律的一环,有的文化长期没有发展改进,甚至现在还是沿袭几百年前的模式,与现代社会的节奏不相容,被淘汰掉是必然的,与其死拉硬拽,“苟延残喘”,只等公立救济,哭诉苦衷,不如自己进行改革,适应社会的发展,不然其灭失是不可避免的,“堡垒往往是从内部攻克的”,内因不改,何以传承。
其二呢,对于那些优秀的传统技艺来说,我们政府应该加大力度去扶持,去推广,去宣传。有的东西流传至今真的不应被抛弃,它们的身上有着民族的血液与烙印。同时我们年轻人是不是也应该转变自己的观念,去看一看我们传统的艺术,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呢?当我们看到那些濒危技艺传承人们失落惆怅但依旧坚定地坚持着自己的坚持的时候,当我们看见那些传统技艺里的美好与民族技艺时候,我们的内心会不会有一丝震撼,一丝感动呢?
这次调研活动,让对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在这次调研过程中发生的困窘都将成为我们美好的记忆。对于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我们也有了更为深入的思考与理解。被非遗调研队选中,我们是幸运的,这次活动改变了我们以前对传统文化的看法。而对于那些优秀的传统文化,我们坚信它们是一定不会消失的,它们将永远的存在于雄安新区这片沃土之上,存在人民的记忆和历史的长河之中,散发着属于自己的光芒。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