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参加#未完待续,就要表白#活动,本人承诺,文章内容为原创,且未在其他平台发表过。
“我的生命是一部不忍卒读的书,命运把我装订得极为拙劣。”
刚读开头,因其过于平淡平凡的语言与叙事结构,让我甚至以为,这又将是一篇痛彻心扉但又温暖而阳光的鸡肋汤,无益无用。可就是这种平淡,竟卷着我似的,一口气读完,甚是打动,读完还是一个感觉,淡。但这种哑言的淡,隐忍着大悲,和大慈。平地鸣雷,无声却贯耳。
我是范雨素
这篇自传,让范雨素火了。我相信,打动许多人的,是范雨素的真实而不是她的语言,她让万万千千的人看到了自己,看着她的文字仿佛注视着她的眼睛,稍向下吊,是自卑将她眼角坠下,眸子清而直,你相信她不会说假话,你也相信,走在北京王府井大街时的她是低着头地快步向前,即使在夜晚暗淡的光线遮掩了她的身形。
因为我是范雨素,我是社会底层的弱者。经历过真正悲痛过的人,多会沉默而不善言辞。而范雨素的文字却显得有些“活泼”,看似生动却使你内心沉得更深目光凝聚得更重,文章中也多是些短句,一方面限于她的文化水平,而另一方面,往往源于苦难最深最直白的感受,再繁琐华丽的修饰与描述,不过最后,还是那一句,繁重的赘述不如一句平淡的语言来得有力的多,“一亩地,二万二就全部买断。”她的文字,有些既像是抗议又像是满足,既像是自慰又像是自嘲的风格,有一点余华的味道。
我喜欢的是她的耿直,一个农村强者的女儿,来到大城市后成为一个社会底层中的弱者,她的心里落差很大,使得她缺少一种安全感,尊卑有别致使自卑,范雨素从乡野走开,从未料到“我想去看看大世界”竟会是这样的冲撞。不敢说我们多是被她的语言所打动,多是对她的怜悯吧,中产阶级对社会底层的怜悯。
范雨素的爆红,不仅在于她说出来了,而是她用了一种出自性格的温柔与平淡,在文章中论述个体窘境时不没有抱怨连连,针砭社会问题,用平静柔和的文字,娓娓道来,我们看出了她的坚强,善良,懦弱,可是,为什么这种方式受到了人们的赞扬与称赞,她没有力气去挣扎,只有一个人在示弱时,才会满足人们的心理期待转而接受吗?当今社会这样的社会底层,表达自我心声还需要如此委婉,只能体现出阶级固化,人们的表达权已随着阶级的沉浮而变化。况且,如此单纯的范雨素,也可能只是想表达出自己的感受,或许真的很痛苦,需要宣泄,表达出了,却有很多的人站在不同的高度以自己的价值观作为出发点,把对她的同情与自己相通的某些感情强加于她的身上,去分析她的行为与想法,过于残忍,也过于自私。
无处可藏的不安全感
“我让她上学只希望让她的求生方式体面点,我压根不认为她能摆脱什么。”
读了范雨素的文字,会产生一种微妙的快感,我能说些什么呢,我能做些什么呢,我只是一个旁观者,但我们都是范雨素啊,坚强而无奈的母亲,有腿疾的大姐姐,酗酒的男人,失去的土地,无法上学的子女,不幸的家庭总有相似的不幸,而在世故、矫情的时代,这样的文字更有一种直指人心的力量,在打动人心的背后,又是一个个难以回答的复杂问题。
首先是道德问题。文中的李京妮,是个私生女,母亲弃她而去,父亲扶养她长大,“她的父亲是个善良的人,没有抛弃她。”范雨素这样写道,我突然打了一个寒颤,婚外恋本不合法,却在弃子而去也比较严重的行为下相比,显得份量轻而减轻了人们对这一事实的客观认知与谴责,在事件发生的起点,本该悬崖勒马,却被某种程度上“潜意识”的默认,细思恐极。
其次是农民的土地问题。土地强征维权,以暴力回应。
“维权队伍里,队长六十岁,是队伍里年龄最小的,被维稳的年轻娃子们打断了四根肋骨。母亲八十一岁了,维稳的年轻人是有良心的,没有推她,只是拽着胳膊,把母亲拉开了,母亲的胳膊被拽脱臼了。
一亩地,二万二就全部买断。人均地本来就很少,少数不会打工的人,怎么活下去没有当权者愿意想这些,没有人愿意想灵魂。神州大地的每个旮旮旯旯都是这样,都认命了。”
看着软软弱弱的文字,对她感到心疼,合法的维权群众却被维和的年轻人武力粗暴制止,武力冲突只能解决一时的纷争,但也不是解决,而是逃避,有些人渴望去解决问题,而当权者既得利益者往往选择会压制进一步进行剥削,这也映射了我国当前的阶级分化社会资源分配不均,社会底层人士的资深局限性,范雨素还是没有愤怒,年轻人是有良心的,只是把老母亲的胳膊拉脱臼了,她曾很多次讲到过自己缺少一种安全感,而没有安全感就源自自卑,源自城乡的巨大差距,在新兴的占主导的城市文化前,一个乡野女子有多局促不安,深深地自卑让她习惯性的把委屈与恼怒咽下,唯唯诺诺,况且在高大威严的权力面前,她又怎敢表现出自己的愤怒!
你同她讲“有无阶级固化?”她又怎能理解或迫于压力只能说是没有觉得,没有觉得,在她火了之后,让一个原本内心脆弱的女子怎敢继续讲真话呢?真正的聚焦点不应该在她自己的事迹吧,而是这个大时代下小公民的无奈,主体权权力的界定与如何实施,精贫扶贫不该依旧喊喊口号,也要干实事吧,务工子弟的子女又如何入学呢,私生子难道只能生活在阴暗地带吗,他们的权利谁来保护呢?这些,这些都应该让我们牵肠挂肚吧?
她躲入了深山中
范雨素从未料到自己会突然爆红,让一个一直半透明生存的人突然曝光于每个人眼光下,赤裸裸的观看着她的一言一行。她的爆红有些幸运,也是不幸,爆红后的她曾接到过几家编辑社的约稿,但是,我想说,她的作品《我是范雨素》引起了我们的共鸣,但不代表她就有足够的文学才华,写作不仅是真实,还需要更多的素养,不可否认她的作品的文学价值,所反映的社会问题,但我们不能承认,她写作很有天赋。
我们想象一下,现在的范雨素已承受不了世人的打扰躲入了深山中,那么以后又将怎样面对文学成就呢?她现在也应该没有做好以写作为生的准备,日后谁又敢雇佣她呢,等不久媒体降温后,范雨素又将消失于人们视野中,被人们所遗忘,而那些所披露出的社会问题呢,也会淡化于人们眼中吗?我希望范雨素能够一直坚强并坚持下去她的文学梦,人们也该转移转移目光,去瞄准那些社会问题,干些实事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