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我开始养成阅读的习惯,入门书籍呢,都是类似鸡汤文的较多。
我觉得生活是需要鸡汤的,会在繁重的生活中,寻找一些安慰。
每当我特别委屈的时候,看看书,情绪会舒缓很多,因为发现书中很多人都是跟我一样丧、一样迷茫,我们都在寻求一个出口,而鸡汤文恰巧填补了那一丝慰藉。
如果说,20岁最后悔的事情是什么,那一定是没有读书,完全靠着人生经历,让我自以为是的性格走了很多弯路。
在初步养成阅读的3个月后,我开始进入了迷茫期。
网上充斥着很多,一年阅读100本书、做不到以下几点,你就是无效阅读等等之类的文章。
这些文章看的多了,导致我开始焦虑,甚至有一个月,我是拒绝看书的。
因为我当时卡在了两个吵架的小人里。一个小人说,你读过的书,会体现在你的气质里。另一个小人说,如果你不进行深度思考的阅读,那阅读是没有意义的。
让我走出这个状态的,是朋友的一段话:什么时候连阅读都变成了一件需要攀比的事情,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所处的环境不同,选择适合自己的书籍就好,而不是刻意从众。
这句话点醒了我。我又开始阅读,这次呢,尽量避免鸡汤文,开始选择畅销书籍,《活着》、《平凡的世界》、《次第花开》,只要销量高,就买。
很快,我又进入一场阅读障碍,看不进去。网上充斥着一大片好评,我依然看不进去。
随着阅读的书籍增多,我已经可以调整自己的状态了。
那就是去看下一本,暂时放过这一本,或许等有一段特别的经历,我会再次拿起它。
直到今天,我对阅读这件事有了几点思考,与你分享:
1、刚开始养成阅读习惯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书籍,哪怕是小说、鸡汤书籍,先养成这个习惯。
2、如果把阅读多少本书,当成目的,大概率是吸收不到什么的。
因为阅读,就是获得新知的过程,从作者的文字中,吸收原本你身上原本没有的东西。
提高阅读效果。建议参考以下6点
️带着目的和预期阅读
️养成边读边思考边做笔记的习惯
️要更聚焦,进行主题式阅读
️好内容要反复读
️阅读时,带着批判性思维和学习的心态
️在阅读的过程中,不断带入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场景
3、在选择书籍的时候,提高标准,多看8分、9分以上的作品。让好的作品去影响你。
好啦,以上就是关于阅读这件小事,我的一些弯路和心得。如果你有更好的建议,可以留言区告诉我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