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每种需求背后,都有一个口袋等着被填满。
一个人待着包含两种状态:①感觉孤独(孤独)。②享受独自一人(单独)。
陪伴就意味着放弃部分自由。因为当我要去陪你时,我要放弃一部分我的自由来满足你的需要。想要融洽的亲子关系要放弃自己的爱好陪孩子玩耍,想要考出好成绩就要放弃自由打游戏的时间,要想身体健康就不能酗酒、熬夜。想要有个好身材就要抵挡美食的诱惑。
二、你是单独的,还是孤独的?
孤独和单独的不同——是否与这个世界连接。
①一个单独的人,他的世界不是封闭的。与他人是有连接的,即使他独自一个人生活,他也知道有人始终在某个地方默默地支持他,关心他,爱他,尽管那个人不在身边,他的心是被滋养的,暖意浓浓,并不会感到孤独。
② 一个孤独的人,就算身处人潮汹涌的繁华街头,就算身边人声鼎鼎沸,他的心依然是孤独的,因为他的内心无人过问,没有人读懂过他的脆弱,没有人在意他的意愿,没人关心他是否真的快乐,他感觉不到与他人的连接。孤独的人真的可怜,如无根的浮萍,没有人真正的关心他,没有人懂他。儿子说过几次他很孤独,说没人理解他,现在才知道这种孤独的来源,是父母的不懂,不理解,走不进他的内心。其实我们不是不想,而是不会,不学习不知道如何去做啊。
三、完完全全的接纳自己,才懂得欣赏自己。
一个人能够与他人连接,是因为他能够与自己连接。 与自己连接好的人,一般就是一个自我价值高的人,他会发自内心的欣赏自己,肯定自己,认同自己,喜欢自己。他可以享受热闹的乐趣,在一个人时仍可以享受独处时的宁静。他单独但不孤独。
如果你独处时,并不享受当下的状态,那意味着你是孤独的。用下面方法试试:
①变被动为主动。当你感到孤独时,告诉自己“我是主动选择独处的,我有选择权。”(暗示人生的选择权和主动权在自己手里。)
②多肯定自己。提升自我价值感,多肯定欣赏自己。
③保持觉察。独处时问问自己,我是选择单独还是被动的孤独。
总之,主动选择单独是正常的。如果是被动的切断和他人的联系,那可能你的心里存在某种需要治疗的创伤。
从这篇文章中我学到了要多关心孩子,理解孩子,让他知道无论我是怎样的一个状态,无论我成为什么样的人,都有爸爸妈妈在我身边,不离不弃的陪着我爱着我。虽然做起来实在很难,特别是在他有这样那样的毛病的时候,更需要努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