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老师的心酸
期末考试结束了,看到成绩时,给我的第一感觉是这一学期又白教了,试卷上的成绩与我的付出不成正比,让我一度怀疑“有付出就有收获”是不是真理。整张试卷上的题都是紧扣语文要素设计的,可孩子们答到试卷上的答案真是千奇百怪,看着这些“奇思妙想”,为师我自叹不如,这年头语文老师真是没法当了。哎……一言难尽啊!
反思日常教学:先看单元训练要素有几点,再去课文中找语文要素的影子,再分析每一课中语文要素的体现点是如何展开的,最后和孩子们一起学习、感受方法、练习使用、一点一滴我觉得没错,可就是结果不如意。再仔细想想自己的教学过程,我觉得应该是在课堂教学环节设计和提问的习惯上出现了问题,导致学生的自主阅读能力欠缺。课上学习时扶的太多,放手机会不够,没能让学生多次亲自参与阅读体验过程,使孩子们的阅读理解能力不够,在阅读中不能具体找到特定环境中对应的人物表现,主要体现在课外阅读题的表格题中。又犯了教学中答案得出太快的坏习惯,看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是真的。课堂上孩子们对每一个问题的思考和回答都有一个具体的过程,不能太心急。
反思复习过程:时间紧迫,每个单元、每个知识点都想让孩子们过一遍,可是结果却因为贪多而对落实有所放松,总觉得只要读过有印象都能灵活运用,我高估了孩子们的灵活运用能力。其次,对学生能力的训练拓展有所欠缺。比如阅读中的对人物思维过程的推测能力,这是第六单元的训练重点,但是孩子们缺乏这种专项的训练,所以这样的题做出来的结果总让人觉得不满意。
再看试卷的书写质量,呈现出认真态度虎头蛇尾现象严重,习作书写都不够理想。
最后再说读题质量,全班40个孩子有俩人不知道是咋想的,让简述一个象邓世昌一样的英雄及其事迹。一个孩子写了《西游记》里的人物孙悟空,一个写了冰心《忆读书》里的内容。我分析来分析去不知道这两者之间究竟有何关系?
语文老师在教学中付出的很多,可是最终的结果总是不尽人意,心酸无处不在!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