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命的大多数时间里,我们都在忙着给自己做加法:买更多的东西,学更多的知识,赚更多的钱,住更大的房子,可我们的内心却经常因此而疲惫不堪。歌德说:“人类最大的罪是不快活!”我们在不经意中就犯了这种罪。
其实有些时候,我们需要适当的为自己的人生做减法:清理出那些不需要的东西,割舍一段鸡肋般的感情,放弃一份本不是那么喜欢的工作……生活会因此而变得神清气爽。这就是当下流行的“断舍离”,或者称为“极简主义”。
01 什么是断舍离?
什么是断舍离呢?山下英子在《断舍离》一书中下了定义:
断:断绝想要进入自己家的不需要的东西;
舍:舍弃家里到处泛滥的破烂儿;
离:脱离对物品的执念,处于游刃有余的自在空间 。
换句话来说:就是收拾家里的破烂儿,也整理出内心的混沌,让人生变得,更开心、更舒适的方法。断舍离的主角不是物品,而是我们自己,这并不仅仅是整理屋子的艺术,更是内心的一种修行。
02 为什么要进行断舍离?
这是一个物质过度泛滥的时代,技术的发达,让我们可以随心所欲地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而商家的各种促销活动和营销技巧,更让我们应接不暇,在不知不觉中一头扎进商家的陷阱,以便宜为由,购买了很多自己原本不需要的东西,做出种种像是占了便宜,实际上却是帮商家清仓的傻事。
而对旧物的怀念以及对未来物品的囤积,更让我们的家庭储物间不堪重负。久而久之,家里的悠闲空间全部堵死了,我们因此而不能自在的活动。此时的家和内心是一样的,它们都好比一个池塘,表面看着池水清澈,其实池底的淤泥在越积越多,使得我们不敢动弹,生怕一翻腾,整个池水都会变得浑浊不堪。
我们害怕翻腾,但是如果一直都不翻腾,整个生命都会被淤泥所覆盖!所以,家和人生都需要断舍离!
03 如何进行断舍离?
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筛选生活中物品的数量,而这些物品是当下的自己所需要的。在某种程度上,一个人所用的物品能反映出自我形象。举个例子:一件1千块钱的优质大衣与几件你从淘宝上淘来的两三百块钱的衣服相比,前者不仅能为你节省出空间,在一定程度上还能给你带来更好的形象。
其次,我们要学会舍,对自己当下不需要的东西,不能心生怜悯。对一些仍有价值但我们不需要的,把它送给用得上的人;对一些根本没有价值的,直接扔掉,让家从一个“仓库”变成真正的“住所”。
接下来,我们还要学会和物品成为朋友。精挑细选,让身边的物品保持优胜劣汰的自然循环,确保留下来的东西不仅是有用的,更是自己所真正喜欢的。这样一来,我们所居住的空间里放的都是自己最重要的东西了,“住所”此时就变成了一个让自己舒适的“自在空间”了,对于家而言,这就是断舍离的最终目的。
表面上看,我们只是将家里“不需要、不合适、不舒服”那东西替换成了“需要、合适、舒服”的东西。实际上,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是在磨砺自己的内在智慧。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里有一句话叫“人生不能太满”,这和“断舍离”其实有异曲同工之妙,有适当的留白,我们才能更好的享受舒适自在的空间。对一个家而言如此,对人生而言更是如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