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不去招惹“三季人”。
庄子言:夏虫不可以语于冰!
都是因为“三季人”和“夏虫”经历不到“冬季”,所以对于“冬季”完全没有概念。
与它们谈论这个季节或这个季节的某个特征,无疑于对牛弹琴!
——你改变不了它,它还认为你是个疯子!
现在,大家多把两位圣人的话理解为:
不要和“无知的人”讲道理。
——因为讲!不!通!
-------------★★★--------------
然而,如果你因为这个原因,就严格地执行——“不和‘无知的人’讲道理”!
那我没法马上为你的“知行合一”点赞……
此处你是否觉得我是个“既卖矛,又卖盾”的人,因为3天前我还在《“有涯”拼“无涯”——傻子一般的“自欺欺人”》里大力鼓吹要“知行合一”呢,今天咋就变卦了呢?
我是个“善变的女人”,但在“原则”上没有那么善变!o(* ̄︶ ̄*)o
-------------★★★--------------
我不能马上点赞,是因为你可能没有获得真“知”!
——你“不可搭理的无知之人” 的判断 ,可能不是真的因为对方是“无知的人”!
多数情况下,我们都运用“系统1”的快决策,会以“听不懂(不听)我讲道理的人”为“无知之人”。
那么,下面我们来调用“系统2”的慢决策,利用流程图来做一下推演。
注:“系统1”、“系统2”,来源于《思考,快与慢》,是指人的大脑中的2种决策系统。“系统1”是基于过去的经验习惯作为决策标准,几近不思考,决策速度快;“系统2”是动用思考,批判性分析后再做决策,决策速度慢。
推演流程图从“流程图”可见:
●“听不懂(不听)我讲道理的人”不见得就是“无知之人”!
●我们要做到“知行合一”不是简单地“放弃讲道理”!(毕竟人类中没有绝对的“三季人”)
●更要警惕自己就是那个“认知低”的人,而不自知!
所以,要想得真“知”,不是简简单单地看圣人一句话或一个小故事而速得。
得是在接收到这个“信息”后,先针对圣人的“知”做深度思考推演后,才能获得我们现有水平上对圣人之“知”相对真的理解。
进而,才能做出相对正确的“行”!
(备注:对于上两句话中的“知”与“行”,为何我用“相对真”和“相对正确”来形容?因为人的认知是很难一下触顶的,认知提升是一个过程。同是圣人一句话:圣人自身可能是经过了千万次的实践而得,最后汇聚成简单的几个字;而作为信息接收者,认知层次不同的人,则会给出不同的解释。但是,并非认知层次低的人的欠佳理解就没有意义了,这是很有必要的一个过程,当人在不断地深入理解,并以此为基准不断实践,才可能发展出更高的认知水平。)
-------------★★★--------------
最后,回到我们的标题
——要不要搭理“无知之人”?
答案没有那么简单!需要动用你自己的“系统2”好好判断!
<( ̄︶ ̄)↗[GO!]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