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问你喝什么:Coffee or Tea?简单、明了,不纠结。在中国,往往问你喝什么茶:红茶、绿茶、黑茶、白茶?有普洱茶吗?有,生普、熟普?班章、易武?晕!所以,中国茶文化渊源流长,博大精深,不学一点,都不敢说会喝茶。
常常听朋友说,谁谁在云南、在湖南、在淅江、在福建,有茶山、茶园,看茶、喝茶、采茶,值得一去。今年五一假期期,有幸来到西双版纳勐海,一睹顶级茶山、茶厂、茶人风采,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云南今年天旱少雨,气温偏高,与东莞情况正好相反,来到西双版纳,气温37度以上,进了烤箱的感觉,汗流夹背地吃了顿当地美食,逃跑似的钻进冷气车、冷气房,心里暗暗后悔,太热了!但当我们来到勐海的时候,虽然离版纳市区不过30公里,气温却降到不足30度,虽然还有点热,但相比在版纳已经很满足了,本来还想去版纳看看原始森林,但由于怕热大家再也不要下山了。好在山上丰衣足食,风景独好。
说起茶,杭州龙井,信阳毛尖,英德红茶、安化黑茶等中国名茶数不胜数,但我认为最深奥的茶当数普洱茶。普洱茶根据制作工艺的不同分生茶、熟茶,根据茶叶的一般分类方法,不发酵茶为绿茶,半发酵茶为乌龙茶,全发酵茶为红茶。但普洱茶大类应该属于什么茶,红茶吗?我觉得熟茶是,生茶就不是,因为红茶是发酵茶,那普洱生茶大类是什么茶呢,是绿茶?目前我还没弄明白;根据不同的山头,有老班章、易武、南糯、冰岛等;根据茶树的不同分古树茶、台地茶;根据制作外型不同有茶饼、茶砖,茶坨;根据不同的年份有更多名堂,如生肖茶、香港回归等各种纪念茶、特制茶、限量版等,五花八门,眼花缭乱,中国文化在制茶行业发挥的淋漓尽致。
我们慕名去了南糯山半坡老寨古茶园和布朗山老班章古树茶第一村。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神奇的古树茶。我们印象中的茶树,都是电影电视中的一垄垄、满山遍野、齐腰高,釆茶姑娘戴着兰白三角头巾,背着茶篓一边唱歌一边采茶的靓丽画面,在这里,茶树也满山遍野,但既不成行,也不成片,自由散漫,其中还夹杂着各种各样的花草树木,甚至有不少参天大树,似原始森林,只是偶尔看到茶树上挂的牌子,上面的电话号码、微信,提醒我们这里是有人家的。这里的茶树树身高大,苍劲挺拔,有点象我们熟悉的老桂花树,每棵树都有300年甚至以上的树龄,茶王茶后已有800多年树龄,掐指一算,应该是明朝时期就有了的,太神奇了。而且古茶园布局合理,保留完好,树与树之间大概相距4到5米,是谁种、怎样种、又是怎样保留到现在的呢?确实是一个谜,除了“神来之笔”我想不到怎么解释。这里的村民靠树吃树,生活富足,他们说是祖传的,前人栽树 后人乘凉。但也有传说,他们是以前在山下被强人赶上山的,只是当时茶叶并不金贵,真是富贵逼人来!
茶叶有平有贵,但如果是正宗古树茶应该有贵没平。看着太阳下、微风中、树枝上稀疏的茶叶,大家连连地感叹:世界上最贵的树叶!这是有道理的。一是茶树资源有限。几百年的茶树不可复制,只会减少不会增多,以现代人的急功近利,更不会开山种树,因为不知哪个朝代才能看到收成。二是看天吃饭。由于是野生分布,山高水远,不能施肥浇水,产量不可控。比如今年高温天旱,茶树勉强活命,几乎没有新叶,所以就无茶可采,物以稀为贵。三、确实是好东西。古树茶生长环境好,自然生长,没有化肥、农药等污染,芽叶肥厚,叶脉粗壮,果胶质丰富。与台地茶对比,古树茶茶味甜润,微苦微涩,苦涩感在口腔内停留时间很短,大约几秒钟,随之强劲回甘。而台地茶由于施用化肥和密植,产量大,生长周期快,强苦强涩,并且苦涩味在口中久久不褪。
古树茶之最当数布朗山的老班章。这次有幸品尝到陈升号老班章散装新茶,杀青、揉搓、凉晒,完全原生态的茶,原汁原味。口感凛冽,犹如布朗族男子浑厚有力,回甘深远,恰似布朗族女人含而不露,所以有人用“霸气”来描述老班章、描述古树茶的口感,不知你觉得如何。 所以,古树茶,尤其是老班章古树茶,成为最贵的树叶也就不奇怪了。
多贵?我们有幸喝到的老班章散装新茶,一斤12000元。那些年份茶、纪念版、限量版等就更不用说了,比黄金可贵多了。多少钱一片叶子?哈哈,等我有空数数看。
不得不说的还有敬业、乐业、专业的茶人。陈升号创始人陈先生,以“为天下人做喝得起的好茶,为爱茶人士做称道的好茶”为己任,人称“茶痴”。将爱好做成事业,将事业做成更多人的爱好,幸福的人,成功的人。陈先生和蔼、健谈,谈美食、谈人生,但他却很少给我们淡茶,我们谈茶的时候他坐在旁边笑而不言,是我们太不专业?因为他对他的员工从来都是不吝赐教的哦!出于好奇,也为与陈先生道别,我们来到了陈先生工作室,陈升号的心脏、大脑 、神经系统。里面并没有什么设备、仪器,只是有一张长长的工作台,上面摆放着一组组的茶叶、茶碗、茶杯,具体多少记不清了,印象就是很多。原来制茶也和制药一样需要配方,并不是简单的采茶、做茶。陈先生在这里将不同山头、批次采来的茶叶按不同分量调和、品尝,找出最佳配比,整个过程也象中医一样望、闻、问、切,还多了一个流程“尝”,而且还要将这种特殊技能专授给传承人小陈先生。没有标准可循,全凭口感,这太难了。
因为是配方,可见老班章茶并不完全是老班章,但里边一定有老班章,配比不同,味道不同,价格也不同。所以才有普通人喝得起的好茶和爱茶人称道的好茶。
藏茶呢有什么讲究吗?有讲究但不复杂。藏茶三个条件:防潮、避光、避异味。所以,收藏茶叶的房间,一、要保持干燥。一般回南天时,只要门户紧闭,并不需要开空调抽湿。二、窗户要密封遮光。阳光直接照射,会破坏茶叶中的维生素,并使茶叶的色泽、味道发生变化,所以,切记不要见到好天气打开门窗通风透气,更不能将茶在阳光下暴晒。三、不能与陈皮、酒等东西混放,因为茶的吸附性能很强,为什么新车、新房要放些茶叶除异味,就是这个道理。所以藏茶其实很简单,好天的时候,间中开门透透气就可以了。
俗语有“柴米油盐酱醋茶”、“琴棋书画诗酒茶”,只有茶雅俗共赏,不管是柴米油盐的日常生活,还是琴棋书画的阳春白雪,都有茶的踪影。回来后,马上身体力行,先换茶碗、茶杯,还特别买了茶称,学习茶艺、茶道,好马配好鞍,好茶配好碗,好茶难得,且不可辜负了顶级茶人、顶级茶厂、顶级茶山的美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