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起

我在朋友圈里发一张照片,内容是吕峥签名版图书的扉页,点赞的朋友纷沓而至,一是懂的人很少,点个赞或者说个NB,二是问的人颇多,吕峥是谁,三是看到细节,(题外话,吕峥食言了,说的是送新书《天机破》,结果是一本《别怂》),炒股和炒币的看到了“别怂”,想到了那个荆州大爷,“别怂满仓干,大不了下海捕鱼”。感受是,点赞里大学同学、朋友当年情投意合、志趣相当,时间和空间拉远了我们的距离,并非我觉得自己读了吕峥的书,略懂王阳明有多么的了不起,可以占据心理高地看待他人——读书是个人的行为,就是吸猫、刷屏、抖音、吃鸡差不多的,无非是可以享受到“脑高潮”(李笑来语)。只是感兴趣的人,为什么不自己百度、谷歌一下,自己了解这个作者,他的作品和即将改编上映的电视剧。
后续

周日晚上约了大学同学吃虾子,事情起因也是帮了对方一个小忙,为了迁就两个同学,就大老远跋涉大半个城市到了虾庄。同学很慷慨大方啊,在我的阻止下还是点了满满一桌子的菜(见图)。同学聚会,无非是聊聊以前的同学,八卦下最近的见闻,了解下彼此的动态,然后侧面打听下职位、收入、住房等基本信息,一起探讨子女教育和培育培优,感触是大学读书时,彼此觉得还是个穷酸的学生,起点还是一样的。没想到通过奋斗,老大就读的私立学校,普通班一万元一学期,国际班三万元,好不眨眼的选择了国际班,并且继续在外面培优,生了二胎,住的是花园洋房,出行是大奔。另一位在林区投资了旅游地产,刚刚装修完毕,准备暑假期间去入住,躲过火炉的七月,目前浮盈十多万了。所以鄙人还得努力,不能松懈啊。线上交流总是浅,不能看到彼此的肢体动作,回应和微表情也过滤掉了,还是得多线下交流,在同一个城市里,四处走走看,发现不同的风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