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是明朝初期的一位重要宦官,活跃于宣德、正统年间,是明朝第一个专权的太监。他出生于蔚州(今河北蔚县),早年为落第秀才,后进入县教育机构任一般公职人员,年过四十儿女双全生活拮据,他见到宫里招陪读太监的内部公文,自阉入宫成为宦官。王振在宣宗时期受到赏识,被任命为东宫局郎,服侍皇太子朱祁镇,即后来的明英宗。宣宗驾崩后,英宗即位,王振逐渐掌握了司礼监的权力,成为宦官中权力最大的人物。
王振在英宗年幼时便在身边教导,深得英宗的信任和依赖。他利用这种信任,勾结内外官僚,擅作威福,甚至在京城东建造豪华府第,大兴土木,逐杀正直官员。在瓦剌入侵时,王振鼓动英宗御驾亲征,结果导致明军全军覆没,英宗被俘,王振本人也在土木堡被杀。
尽管王振在历史上臭名昭著,但他在明英宗心中地位崇高。英宗复辟后,专门给王振做了雕像,用来招魂,并修建旌忠祠祭祀他。王振的一生充满了争议,他既有教育英宗、辅助其成长的贡献,也有专权擅政、导致国家危机的过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