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着前面,看一下面孔识别问题。
High level phase adaptation without awareness,就是无意识下的高水平的面孔适应。
首先是作者对问题的提出。
他首先讲了一个适应后效,就是对面孔的适应后效,就是适应刺激过后,对平均或中性面孔的知觉,会发生反向的偏移,然后,后效可能发生在包括面孔的注视方向,面孔的特征和以及面孔的情绪,然后,这里的特征特指的是性别和种族。
也就是说,当你长时间假如说你注视一个高兴的面孔,过了一会给你一个中性面孔,你会把它知觉成为不高兴的。
然后,作者提出意识与后效的出现,有没有什么关系?
前人研究就发现在注视方向,在一些低水平的那种面孔特征上,是需要意识的参与才能出现后效的。
于是作者就问,面部表情也就是对表情的适应后效,是否也需要意识的参与?
然后,他的一个研究范式,是双眼竞争的范式,给你的左眼和右眼,分别呈现不同的图像,比如说,上面你的左眼给你左眼呈现的是一个中性面孔,然后,右眼呈现的是一个笑脸。
然后,在这种情况下,你可能看到以下三种情况,就是要么你可能会看到左边这张脸,要么你可能看到右边这张脸,但是,你有可能看到中间重叠的脸,这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然后, 它是一个像两只眼睛,就是像其中一只眼睛呈现一个,呈现的是一个人的面孔,向一只眼睛呈现的是一个面孔,然后,向另外一只眼睛呈现的是一个建筑物,然后,因为这两个图片它的特征,就是非常的不一样,所以, 你基本上看不到就是这种情况,你看到的时候,只可能是要么是面孔,要么是建筑。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