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姚崇文的这个故事意思很明确,就是熊大人哪!您老该退位让贤了,下课吧您哪!这样就能让熊廷弼下课?貌似还欠点儿火候。可大家不要忘了,言官们可不是一个人在单打独斗,他们是一个集团,打的可是群架。于是姚崇文叫上了自己的恩师御史刘国缙。
这刘国缙是何许人也?
刘国缙,辽东本地人。先前做过御史,后来在三年一次的考核中因政绩不佳受到贬职处分。辽东起战事后,刘国缙因机缘巧合,又做了兵部主事,参与军务。在任上,他主张招募辽人为兵,可是不巧的是,他招来的一万七千多人,逃跑了一大半,仅余七千多人。熊廷弼履行职责,将此事上报朝廷,由此二人有了嫌隙。
因为有了这层关系,刘国缙可是什么话最坏说什么话。比如熊廷弼在辽东克扣军饷啦,欺男霸女啦,娶了多少个黄花大闺女啦。总之什么话能把熊廷弼拽下来说什么话。
姚崇文觉得光凭师徒两人还是不足以将熊廷弼扳下来。于是找了当时号称神喷的御史冯三元。冯兄不愧是神喷,三言两语就给熊廷弼定了性,总结出来了八个无谋,三个欺君。无谋倒是还好说,可是古代欺君之罪可着实不小啊!再加上一次三个欺君,熊廷弼的官位有没有都不打紧了,能保住脑瓜壳儿就谢天谢地了。冯三元的想法比刘国缙师徒还要狠毒,直接想要取熊廷弼的小命了。直言不罢了熊廷弼的官,辽东势必会落入奴酋手中。对熊廷弼的弹劾已经不讲求真凭实据了,完全靠意念了,弹劾就变成了赤裸裸的诬告。
有了姚刘冯三人开头,后面的言官们开始活跃起来了。御史张修德居然弹劾熊廷弼随意破坏辽阳城,使原本固若金汤的辽阳城变成如纸糊一般。老张同志这完全就是莫须有了。你完全可以拿脚趾头想一想嘛,谁会傻到把自己好端端的驻地给拆了呢?
御史顾恺、给事中魏应嘉等人也跟风弹劾熊廷弼。力陈其在辽东没有一丝一毫战绩,只知防守,不思进攻,其实就是贪生怕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