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我是西陆华胥。
今天的听书书目是《Life after Capitalism》,这是一本2023年的书,现在还没有中译本,这本书从财富的意义、货币的时间等角度解析了数字经济时代。
作者乔治·吉尔德,是美国一位知名经济学家,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他一直致力于研究经济走向,是数字经济思潮的领军人物。
他的思想影响了里根、乔布斯等人,而这本《Life after Capitalism》是其集大成之作。
1.听书笔记
01)Time is not money,money is time。当我们花钱的时候,我们花的是我们的时间。
也就是说,我们为任何东西支付的实际价格,并不是我们给出去的那些货币,而是我们为了赚钱买它所花费的时间。
02)所有的交易,不管是个人、公司,还是国家之间,交换的都是差异化的知识,这才是交易的本质。
人类不是资源的负担,而是终极的资源。人类从古至今的财富积累,本质上是通过增加人类的知识储备实现的,这是经济增长最大的驱动力。
03)信息就是意外,知识就是在我们跟这些信息、这些意外发生碰撞之后,我们把它收拢起来,反复地去验证,把那些真正有价值、有用的信息沉淀下来,或者做进一步的改进,这样就形成了知识。
04)学习的过程,准确来说,就是把信息变成知识的过程。有了这个过程,才能有增长。
这也是为什么,现代社会的增长,非常需要企业家,也需要给企业家创造有利于他们试错的环境。
2.听书感想
吉尔德在这本书里,不只是想深入阐述数字经济时代的一些底层逻辑,更是在用自己的思想体系颠覆经济学的传统设定。
在他的体系中,信息和知识是核心,以下几个观点是根基:金钱就是时间、财富就是知识、信息就是意外,以及增长就是学习。
这些观点,跟人们司空见惯的经济学设定是不一样的,在传统设定中,时间就是金钱,物质资源稀缺,增长源于效率。
吉尔德观念毕竟是着眼于数字经济的,需要跳出旧有的思维框架。
这样思考问题的方式,对于个人而言也很有启发。
01)金钱就是时间,提供了一个花钱的衡量标准。
花钱花出去的是赚钱的时间,那么好了,以后消费的时候就要算一笔账,要买的这个产品或服务,值得自己为它付出多长时间的劳动吗?
如果值得,那就毫不犹豫的买;如果不值得,就不要浪费曾经花时间积累的金钱了。
02)财富就是知识,让人看到最大的资源在哪里。
财富不是源于那些稀缺的资源,也不是排他性的占有,而是来自知识。
买石油的钱,不是给开采付费,而是为发现、开采石油的知识付费。
在市场中的每个企业、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一套知识体系,能不能值钱,关键在于这套知识体系是不是足够稀缺或高效。
从这个角度去思考,就会发现很多差异化竞争的点。
03)增长就是学习,坚持学习如何更聪明地工作。
在吉尔德看来,所谓经济增长,背后的实质其实就是学习曲线,如果学习曲线越陡,那么增长越快,如果曲线过于平缓,那增长自然是缓慢的。
IT行业中的摩尔定律,背后就是整个业界的学习曲线。
学习曲线的高低,决定了增长的快慢,想要增长,想要在竞争中突围,那就要保持一个斜率高的增长曲线,尽可能提高学习效率。
所以,相比更艰苦更耐久地工作,学习如何更聪明高效地工作更有意义。
小到日常行动项、任务表,大到季度乃至年度的计划,做的过程中,有没有增加知识、经验,做事方法有没有迭代,时间有没有缩短,效率是如何提高的,个人知识体系如何完善的,学习曲线有没有上升?
这些都是很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能常常思考,想办法解决,个人进步一定是很明显的。
好了,以上是今天的分享,希望对你有启发,转发是最好的赞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