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家中的考古学家”博尔赫斯曾经说过:“我写作,不是为了名声,也不是为了特定的读者,我写作是为了光阴流逝使我心安。”
这句话,我深有同感。
虽然目前的状态距离真正的写作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在这条自我沉淀的道路上我走的很充实,把闲暇时光全都蹉跎到笔尖上是我最舒心畅意的时刻。
转眼已是不惑之年,人生已然走过了大半。回首往昔,没有轰轰烈烈的作为,没有荡气回肠的事迹,只想将因岁月流逝而逐渐消弭的喜怒哀乐,爱恨情愁一一记录,等到花甲古稀之年时,有个尚可追忆之地。
不愿意同大多数相夫教子的中年妇女一样每日监督着老公的一举一动,有一丝值得怀疑的蛛丝马迹便精神紧张,神经衰弱,搞的好像天要塌了似的。整日里为了子女一次考试成绩下降了几个名次而哀哀戚戚,悲天悯人,吃不下饭,睡不着觉。
而如此种种,大都因为已经在生活的磨砺中失去了自我,每日里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家人的身上,而唯独忘却了自己,忘了自己也曾经有过梦想,为了那些虚无的梦想,也曾做过无数次的追逐。
读书,写字,学英语这些在别人眼里是年轻人做的事情,因为她(或他们)有着不可估量的未来。我们学习看书在多数人看来,虽然嘴上不说,其实心里在偷偷地嘲笑,甚至连老公都会开玩笑的说,学那有啥用啊,一把年纪了。
白岩松在自己的书中说过:“忙与盲是当下的一种病,做些无用的事,是其中有益的一点儿药方。”
岂不知,有时候无用之事,才是真正美好的事。好不容易有点空闲时间了就又与人在暗地里攀比较劲儿,隔壁老王又买了第二套房了,楼下小赵又换新车了,日复一日,焦虑症,抑郁症就这么悄悄地与你如影随形。而那些在旁人眼里无用的事,却往往潜移默化的充实了我们迷茫的心灵,让我们在忙忙碌碌中得以喘息。
记录生活点滴的读书写字是我自认为闲暇时光里的最惬意最有用之事,你也这么认为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