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金字塔原理》教你表达的艺术

《金字塔原理》教你表达的艺术

作者: 读书乃一种境界 | 来源:发表于2020-10-05 08:16 被阅读0次

    如今的我已经大三了,经历了14年读书生涯,我竟然发现我从来没有学会过写作,每次老师布置写作作业的时候,我都一个头两个大,因为我每次写作时都要思索老半天才能憋出一两句话,除非到了考试时期,我才不得不激发出潜能,在规定时间内写完,然后全然不知自己写了什么,呜呜呜。

    前几天,我接触到了《金字塔原理》这本书,读完之后,我不禁感慨:“我终于学会如何写作了。”是的,金字塔原理使我学会了写作,因为它系统地讲解了书面表达的技巧,而这是我在14年都没有系统学过的。

    但是由于本书是英文翻译过来的,有些晦涩难懂,而且本书为了使人清晰地理解本书观点,所以涉及很多举例,篇幅过长,于是我写这篇文章,为的是梳理一遍本书,加深印象,同时,也希望帮助那些对此书感兴趣的人快速并且清晰地了解本书的核心内容。

    在我看来,《金字塔原理》的核心主要分为三部分,一部分是介绍金字塔的结构,一部分是说明运用金字塔结构的好处,一部分是教你如何具体运用金字塔的结构来进行表达。

    金字塔的结构是自上而下,结论先行的结构。

    为了说明金字塔的结构,先举个例子,如果我要写一篇介绍某风扇的文章,我可以采用这样的结构:

    看这张图,先提出全文的结论“风扇好”,然后为这一结论寻找支撑,这些支撑便是下一层的三个章节结论:“风大”、“安全”、“静音”。然后再分别为这些章节结论寻找支撑,例如支撑“风大”这个章节结论的是其对应的“叶片多”、“叶片大”和“转速快”三个段落,这三个段落也正是为了统一表达“风大”的观点。

    通过这一例子,我们可以很好地理解金字塔自上而下,结论先行的结构。“上”即是结论,“下”即是对上面结论的支撑,同时,也是更下一层的几个段落所要共同表达的结论。结论先行,即先说结论,再找支撑;先概括,后具体。这样的结构就会很像一个金字塔,所以形象地叫它“金字塔结构”。

    运用金字塔的结构表达,能使文章结构变得清晰,使读者更容易正确理解并记忆作者想表达的思想。

    1.金字塔结构更容易被人记忆。

    想象一下,如果你刚准备出门买些啤酒,而你的妻子正好从房间出来并叫住了你,她说:“今天家里要来客人,但我们家没多少食材了,你需要买些猪肉、青菜、牛奶、鹅肉、金针菇、鸡蛋、鱼肉、白菜、还有鸭肉。”然后她就回房间看电视去了,那么这时,你能一下子记住你妻子念的这么多食材吗?我想你很难只听一遍就能完全记住这些东西。

    但是,如果你的妻子换一种说法,情况也许就不一样了,比如她这样说:“我希望你购买一些肉类,一些蔬菜,和一些蛋奶产品。肉类需要天上飞的,地上跑的和水里游的,即鹅肉、鸭肉、猪肉和鱼肉;蔬菜的话是“一青二白”——青菜、金针菇和白菜;还有蛋奶产品是鸡蛋和牛奶。那么这时,你能记住你妻子让你买的东西吗?我想,你能轻松记住她要你买的东西,就算你仍然记不住全部的东西,但我相信在第二种表达下,你可以记下比原来更多的东西。

    为什么同样的9种食材,换一种说法就更好记了?原因便是人脑不善于短期记忆很多项目,而如果将几个下一层的物体共同抽象概括为一个上一层的概念,构成金字塔结构,就可以减少记忆项,从而减小记忆的难度。

    在买菜的例子中,下一层物体鹅、鸭、猪、鸡肉这4个物体被共同抽象成了“肉类”这1个上一层概念;青菜、金针菇、白菜这3个物体共同构成了“一清二白的蔬菜”这1个概念;鸡蛋和牛奶这2个物体共同构成了“蛋奶产品”这1个概念。因此,原来的9个记忆项被抽象为了3个概念,在记忆时,你首先只需要记忆抽象后的3个概念(肉类、蔬菜和蛋奶产品),而不是直接记忆9个项目,这当然变容易了。在你记住这3个概念之后,你就可以通过这3个概念记忆起它们下一层的东西,即想到肉类你就想起了鹅、鸭、猪、鸡肉;想到一清二白的蔬菜你就想起了青菜、金针菇、白菜;想到蛋奶产品你就想起了鸡蛋和牛奶。每次记忆的物体只有不超过5个,这当然不是什么难事。

    在写作中也是如此,运用金字塔的结构更方便读者记忆,你需要做的是将表达同一思想的句子构成一个段落,再将表达同一思想的几个段落共同组成一个章节,最后这些章节组合,共同诠释全文的中心观点。

    2.金字塔结构结论先行,能更清晰表明观点,不容易造成误解。

    同样是举例说明:

    假设你一个要好的朋友突然和你说:“上个星期我去电影院看电影,发现我周围的女性都穿高跟鞋,我随后又观察了电影院的更多女性,发现百分之八十的女性都穿高跟鞋。”

    她向你说这些是向你传递了一个信息,但是你并不知道她给你传递这样的信息是想向你表达一个什么样的观点,于是你可能会猜测:“她认为女性爱穿高跟鞋去看电影”,或是“她喜欢高跟鞋”,甚至是“她喜欢观察周围人的穿着打扮”。

    她看你似乎没明白她的意思,由于继续说:“哈哈,在十年前,穿高跟鞋的女性还是少数呢。”

    “噢”,你想,“我终于明白她想表达啥了,她想表达的是随着年份的推移,喜欢穿高跟鞋的女性越来越多。”你的这个理解在逻辑上完全合理,但这并不是她想表达的。实际上,她真正想表达的是:“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高跟鞋变得越来越便宜,以至于人人都能买得起好看的高跟鞋了,因此在电影院里可以看到很多女性都穿高跟鞋。”

    这个例子说明,无论听者的理解能力有多高,如果讲述者没有清楚地表达,听者的理解很可能与讲述者的表达产生分歧,从而使听者错误地理解了讲述者所想要表达的观点。

    而金字塔结构就可以有效避免这一点,因为金字塔结构是结论先行的,结论先行就是作者提前向读者声明自己的意图,这样读者与作者站在同一个角度,读者就能正确地理解作者的语言文字是在表明一个什么样的思想。

    由此,之前的表述如果改成以下结论先行的结构,就能更好理解:

    “随着生产力的提高,高跟鞋变得越来越便宜,以至于人人都能买得起好看的高跟鞋了,上个星期我去电影院看电影,发现我周围的女性都穿高跟鞋,我随后又观察了电影院的更多女性,发现百分之八十的女性都穿高跟鞋。然而在十年前,穿高跟鞋的女性还是少数呢。”

    如何具体地运用金字塔结构来进行写作

    写作时构建金字塔主要需要掌握三个要点:写序言、推动文章发展、设计合理逻辑。写序言引出金字塔顶端,推动文章发展可以建立起金字塔内部的纵向关系,设计合理逻辑便是正确建立金字塔内部的横向关系。

    1.序言采用讲故事的形式引出金字塔顶。

    序言最好采用讲故事的形式,这样可以在故事中交代你的写作背景与写作意图。交代写作背景与写作意图的好处是能把读者引入一个特定的时空,而不是直接进入生硬的主题。读者知道了背景,才能更好清晰地知道你的文章要讲什么。同时,背景中发生的一些有趣的事也有利于激发读者阅读兴趣。

    要知道,读者在刚接触到你的文章时,他们不是只想着你的篇文章,他们的头脑很可能存在很多杂乱的思想。(他们可能想着晚上的火锅,或是想着今天工作时的不愉快,或是想着明天放假时的打算)你如果想让读者认真的看你的文章,就必须让读者选择放弃这些杂乱的思想,这并不容易。一般情况下,如果读者不能确定你的文章是否对他们有价值,他们很大概率会选择不看你的文章,只有在感受到强烈的吸引力时,读者才会愿意放弃其他思想来专心看你的文章。你可以想象一下自己看小说与看课本时的感受有什么不同,看小说时一般都能轻松地做到全神贯注,而看课本时,除非你对这门课非常感兴趣,否则你总是要费很大功夫才能看得下去。造成这两种完全不同的阅读体验的原因便是小说比课本更吸引人,更能使你抛弃脑中的杂乱思想而专注地进行阅读。

    想在序言讲好故事其实很简单,你需要营造一个背景把读者引向一个特定的时空,使读者能够和作者站在同一角度,有助于读者理解作者的思路。然后背景中需要出现一个冲突,冲突可以引发读者的疑问。读者有了疑问,他们自然就会去继续看你的文章去寻找答案,也就是说,这个时候,读者已经对你的文章产生了兴趣。当然,光引起读者的疑问是不够的,你还需要做的就是对读者的疑问作出合理的回答。“背景”、“冲突”、“疑问”、“回答”,这就是写好一篇序言的四个关键要素。

    想更具体了解序言的四个关键要素,请看一篇关于如何激励员工的文章的序言部分,我将为您分析其中的“背景”、“冲突”、“疑问”、“回答”这四个要素。

    如何激励员工

    人们曾无数次在会议中提出:“我怎样才能让员工按照我的期望工作?”

    有关激励员工的心理学非常复杂,在此问题上比较可靠的发现还较少。

    毫无疑问,本文不可能为您讲解高深的心理学原理,但我已经将本文的观点在多家企业和组织中进行了检验,希望能够起到一定的作用。

    分析:

    第一段交代背景:人们希望员工按照期望工作。

    第二段出现了一个冲突:此问题涉及复杂的心理学,目前的可靠发现较少。

    由此冲突可以引发读者的疑问,读者自然会想:“究竟该如何做?”

    之后的第三段给出回答:应用本文的观点。

    2.疑问/回答式推动文章发展构成金字塔纵向结构。

    在学习了如何写序言之后,我们知道序言引发了第一个疑问并作出了回答。但是序言的回答只是一个笼统的回答,这个回答不够具体,因此又会引发读者的新疑问。例如,在之前的“如何激励员工”序言中,当读者问“究竟该如何做”时,序言里给出的回答是“应用本文的观点”,那么读者自然又会问“本文的观点是什么”。这样,读者有了疑问,自然就有了兴趣继续读你的文章,而作为作者,你也知道接下来要写什么了,那便是继续写回答以解决读者新提出的疑问,而这个回答就是你在全文中要表达的结论。

    当然,因为你采用了结论先行的结构,先提结论,这势必会引发读者对你这个结论的疑问,所以之后你就又要继续回答读者的疑问,直到你的回答不会再给读者带来新的疑问,这便是疑问/回答式的纵向结构。

    为了更好的说明,举个例子吧。以下是一篇关于分析“要不要购买英国莱兰公司特许经营权”的文章结构:

    这篇文章要回答的问题是要不要购买英国莱兰公司特许经营权,于是先给出答案“要购买英国莱特公司特许经营权”,这时读者自然会产生“为什么要买”的疑问,因此你接下来要回答读者“为什么要买”的疑问,但你的回答又可能产生了读者新的疑问,这样你接下来就要继续回答读者的疑问,直到你相信你的回答不会再给读者产生新疑问为止,这便是疑问/回答式的结构。

    采用这样的结构,可以让你的文章很有吸引力,因为读者每次都能随着文章的发展而产生新的疑问,而迫切想知道这个疑问的答案的心情便是他们继续阅读的动力。

    采用疑问/回答式的结构,还可以帮助作者明确地知道自己接下来要写什么,知道自己要写回答而不是胡乱的写。作者思路清晰,文章的结构也就自然而然的清晰了;文章结构清晰了,读者也就能更好地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3.正确使用演绎关系与归纳关系构成合理的金字塔横向结构。

    当考虑在下一结构层次上如何表述时,必须保证你的表述能回答其上一个层次的表述引起的疑问,同时必须保证表述合乎逻辑。如果你的表述缺乏明确的逻辑关系,那么即使看上去构造了金字塔结构,也是错误的。

    缺乏逻辑的金字塔结构起不到应有的效果,例如之前记忆菜品的例子,如果换成缺乏横向逻辑的结构,就没有之前的便于记忆的效果了。

    具有横向逻辑的金字塔结构便于记忆

    缺乏横向逻辑,不便于记忆

    为了合理构造金字塔的横向逻辑,你需要使用归纳或演绎关系。

    3.1演绎关系

    演绎是根据已有前提条件推理得出结论的过程,例如:

    大前提:人都会死。

    小前提:苏格拉底是人。

    结论:苏格拉底会死。

    同样,当你要表达一个“A公司值得收购”的观点时,你可以采用如下的演绎关系:

    大前提:凡是拥有XX特征的公司都值得收购。

    小前提:A公司拥有XX特征。

    结论:A公司值得收购。

    值得注意的是,演绎关系并不总是只有三步的,也可以进行连环式的推理,如:

    ·我们的旧报纸供应足以满足我们自身的需要。

    ·但是我们已经将旧报纸卖给了其他国家。

    ·因此我们面临旧报纸短缺。

    ·旧报纸短缺会导致新闻纸短缺。

    ·我们面临旧报纸短缺。

    ·因此我们面临新闻纸短缺。

    有时,太长的演绎(超过4次演绎)不容易被人理解,因此还有一种更好理解的归纳关系可以运用。

    3.2归纳关系

    归纳是从部分到整体,从特殊到一般的推理,是指从许多个别事物中概括出一般概念、原则或结论的思维方式。

    要运用归纳关系,首先要注意到若干不同事物的共性,然后将其归类到同一个组中,并说明其共性。

    在之前买东西的例子,我们发现了鹅肉、鸭肉、猪肉、鱼肉共同点是都是肉类,因此可以把他们归为一组。

    再举个例子,当你要表达一个“A公司值得收购”的观点时,你可以先提出结论“A公司值

    得收购”,然后读者自然会问“为什么”,这时你就可以采用以下归纳关系叙述原因:

    ·收购A公司具有好处1。

    ·收购A公司具有好处2。

    ·收购A公司具有好处3。

    这时你的金字塔结构就是如下形式:

    好了,以上便是我对《金字塔原理》一书核心思想的归纳与理解,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金字塔原理》教你表达的艺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ivu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