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谈谈后疫情时代的“三线”建设

谈谈后疫情时代的“三线”建设

作者: 一言一影 | 来源:发表于2020-06-21 16:29 被阅读0次

    北京进入非常时期!

    进出小区重新开始测体温…

    进出单位不仅要测体温,还要看健康宝,哪怕只是转身取个快递…

    公司工位上人人重新带起了口罩…

    本以为疫情就这么过去了,可“反复”猛地来了一个转身。我们虽然回到了看上去比过去更严峻的监控界面,抗击疫情无疑也将会在一段时间内“常态化”,但相比“武汉”疫情初遇期,我们的内心却已经发生了变化…

    疫情迟早是会过去的,历史已经有过证明,比如中世纪欧洲那场可怕的黑死病,当时无论是卫生条件还是医疗条件都很差,根本无力抵抗黑死病的入侵,那么这场疫情最终又是怎么结束的?其实正是印证了“物竞天择,适者生存”这句至理名言。

    在新时代的我们,不可能被动地去接受“适者生存”的命运,但我们又该以如何的态度去打赢这场战役,让自己在安然渡过这个非常时期的基础上,赢得更多的先机呢?

    首先,我们应该明确怎么去承担好自己的社会责任。那就是配合抗疫的大目标,做好防疫体系中的螺丝钉角色。

    德鲁克在书中提到的一句话:必须要将企业成员的努力凝聚到共同的方向,让他们的贡献成果相互强化,结合为紧密的整体,其中没有裂痕,没有摩擦,也没有不必要的重复劳动。这里谈的虽不是企业目标,但道理时是通的,它论证了群体目标和个体贡献之间的关系,以及信息共享的重要性。

    这让我想起之前读过的一个关于救火的故事:一个村子着火了,大家手忙脚乱地各自打水去泼,怎么都不见火势受控,这时一个有经验的人大喊一声,让大家打好水后别动,最后一起往火势最猛的地方去泼,火就被扑灭了。所有人都聚焦在目标上,只是每个人承担的责任会有所差异,使用的工具会有差异,但大家都是为了这一个目标在贡献力量,在互相成就。转化成一句俗语就是“众人拾柴火焰高”,是不是耳熟能详?

    在全球共同抗疫、生死攸关的时刻,所有的人必须为整体的大目标去努力承担自己的责任,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体制、不同的肤色、不同的政策、不同的理念,这些多样化在没有生命威胁的情形下是有利于社会向前的 ,然而在疫情面前,如果各自为政,你一瓢我一碗,最后可能真的会落入“适者生存”的境地;这时,需要有一种力量把全球的人民联合起来,我们的国家在第一轮抗击疫情的战斗中已经拥有了较成功的经验,也获得了世界人民的认可。目前,总书记也在为倡导“全球加强团结、共同抗疫”做出他的努力,真心希望中国能成为抗疫的先锋,引导世界人民早日走出困局。

    这里就体现出了大目标的重要性。

    从政府发布的各种政策可以看出,我们现在所有的力气都会集中在两个字:“防”和“控”,导致防控的难点,就是人和物的流动性,就是要在人和物最低限度的流动中解决好“防”的问题,防的问题就是防输入,防扩散,防松劲,防漏洞,防反弹,这些防不仅是流于表面的形式,是真正要落到实处的配合。

    为什么要配合?细节决定成败,只有每一颗螺丝钉都拧结实了,才能保证生产出最精密的仪器。

    其次,我们要练好自己的内功,时刻准备着向外部输出自己的价值。

    历史车轮必定继续滚滚向前,现在难道不是个体弯道超车的最佳机会吗?明确了自己的社会责任,是确定了自己在大方向上的正确,但如何为社会做出贡献,却不那么简单,需要个体具备深厚的专业技能为基石。

    这是个人成长者的黄金时期。经常有家长吐槽孩子在家里学习不够用心,不够专注,其实这些就是那些中途贪图安逸、低自控的兔子们,我想一定会有一群优秀的、拥有高目标、高自控力的孩子们有计划地向前奔跑着,同样是在家学习,结果却完全不一样。就如大家都在读一本书,收获也完全不一样是一个道理。因为动机不同,投入的专注力不同,对个人认知的提升自然也就不同。

    关于如何练好内功此处不做具体展开,可以归结为一句话:把正确的时间投入到做正确的事情上,进而产出高成效。需要判定的是何为高成效,也就呼应了之前谈的对社会和自己的群体有贡献值,就如拼图一样,要保证自己输出的是那块拼图本应需要有的形态,这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磨合得好,我们就会成为一个更有价值的人;如果磨合得不好,或自顾自地沉浸在自己的小世界里,则往往会落入孤芳自赏、顾影自怜、无人赏识的尴尬境地,对应的一句玩笑话就是:天生我材必有用,别人不用自己用。可自己用,又有什么用呢?

    所以,修炼更好的内功是为了外部贡献值而存在的。想明白了这一点,可以少走很多弯路,也很容易辨识那些纯属消磨自己生命的事件,为更重要的事件留出更多的资源。

    最后,敢于创新,在外部环境中寻找蕴藏的机会。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而只有创新才是保证个人或者企业一直保有核心竞争力的源泉。

    思考创新,也是基于对于外部环境的思考,它是为了更好的服务于外部而存在的。正如在现在的疫情时期,很多企业业绩下滑,甚至有的企业面临倒闭的危局。

    而事实是,风险和机遇是共存的。如何在动荡中存活下来?如何在不确定性中发展自己的确定性?搞清楚这两点,将会为自己或者企业赢来转机。

    在危难时期,人反而可能更清楚地看清自己身处的位置,因为已经无路可退。人必须快速地定位自己的生存指数,分析所处的环境,以及自己所拥有的可利用资源,找出一线生机。

    这个过程不可能有丝毫的拖延,不可能允许你躺下来逃避,因为机会可能稍纵即逝,那根救命绳索的出现可能就在这一念之间,抓住了,柳暗花明;失去了,就落入深渊。

    可说起容易,做起来难。

    对于个人的创新,需要有敏锐的看问题的眼光,需要有足够的时间去积蓄力量,去储备所需要的技能,但关键点不是过程,是要看清楚方向,是需要在迷雾中清楚地认识自己、认识环境变化的概念能力。

    而对于企业的创新,就需要在旧业务和新业务之间做出新的资源配置,包括人力、物力、财力三个方面,但创新又是发展中被确定的事情,因为不创新则意味着被竞争对手赶超,意味着将来慢慢失去市场和主动性。但创新却不是即刻可生效的救命稻草,是战略计划,是从长计议,只有拥有前瞻性的企业才能把握好节奏,引领节奏,在面对困境时更加从容。

    疫情是一场灾难,却也是全社会面临的一次新机遇,会有新的涌现,我们能在这些新涌现中占据主动吗?

    做好螺丝钉,建立健康安全的防护线;

    练好内功,建立向外部输出价值的生产线;

    敢于创新,建立赢得未来的生命线;

    这就是我的想法。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谈谈后疫情时代的“三线”建设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jax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