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禽问子汞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
子汞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
子禽问子汞,夫子每到一国,必能得悉这一国的政事。这是他自己探求得来的呢?还是别人告诉他的呢?
子汞问答说,夫子靠温、良、恭、俭、让的风度气象得来。我们夫子之求,总该和别人家的求法不一样吧!
儒家风范“温良恭俭让”。
“温”,是温和。“温而和厚,无一些粗暴”。
如何理解“厚”,厚,就是不薄。比如一个深潭,你丢一个石头下去,只听轻的“扑通”一声,石头就沉下去不见了;但若是一汪浅薄之水,你丢一个石头过去,“啪”地一下,水就会溅得到处都是。如果我们切己体察对别人的态度,就会发现自己不仅不够温和,还很粗糙。
“良”,是良善。光明之心,没有一点矫饰,平易正直。
“恭”,“恭而庄敬,无一些惰慢”。你对别人恭敬,别人就愿意接纳你。你若傲慢,谁会愿意跟你打交道?
“俭”,节制的意思。一点也不放纵自己,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和别人在一起,哪怕时间长了,也不能放松自己,不能不太管别人,一直要温良恭俭让,这样才能提升自己的修为。
“让”,让而谦虚,无一些骄傲。
孔子的“温良恭俭让”,让别人不仅服他,而且喜欢他,因为跟他在一起很舒服,所以什么都愿意告诉他。
“温良恭俭让”的风范,在一个人身上不离身,自然让人喜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