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周列国·春秋篇》(七)

作者: 一丛兰 | 来源:发表于2019-01-11 21:39 被阅读22次
《东周列国·春秋篇》(七)

第22集  崔庆之乱

春秋中晚期,政治格局出现新趋势。争霸的重心从诸侯国之间转移到各诸侯国内位高权重的卿相大夫之间。由姜子牙开国,齐桓公称霸的东方大国齐国也陷入了因崔杼、庆封专权引发的国内动乱中。这时的齐国,虽有号称第一贤人的晏婴折冲樽俎,虽有不畏杀头的太史的兄弟前仆后继,但无情的历史已经敲响了旧体制的丧钟,在一次次以下犯上的阴谋狡杀中,旧道德的大厦土崩瓦解了。

第23集  晏婴相齐

齐国内乱后,宴子做了宰相,在他辅佐齐景公执政的数十年里,齐国曾一度显示出复兴的迹象,但在国内,君臣上下却一直被一个古老的预言所困惑,就是“田氏代齐”,到底是卿族势力的膨胀造就了这个预言,还是预言助长了公卿士族的崛起?大势所趋,身为智者的晏子也是无可奈何,但是他清廉公正,仁和克己的一生却成为后世贤哲所推崇的君子楷模。

第24集  高山仰止

孔子出生时,春秋时代已进入晚期,“周礼尽在”的鲁国,“礼崩乐坏”也发展到登峰造极。孟孙、叔孙、季孙垄断了鲁国军政大权,在名不正言不顺,君不君臣不臣的弱国乱世中,孔子开始了他对仁爱忠孝的阐述和有教无类的实践……

在孔子生前身后,留下了至今众说纷纭的毁誉,但他执著于理想追求百折不悔的进取精神如不舍昼夜的江河之水,从远古一直奔流到今天。

第25集  逃出昭关

公元前546年,晋、楚、齐、郑等十四家诸侯在宋国召开旨在停止战争的弭兵之会,致使国与国之间出现了短暂的和平。而在各国内部,伴随着剧烈变革而生的宫廷权力斗争却愈演愈烈,楚平王战胜四个哥哥才夺到王位,又因小人费无极的谗言,对自己的儿子太子建动了杀机,太子建的老师伍奢和两个儿子也被殃及。伍奢、伍尚慨然赴死,老二伍子胥孤身出逃,楚王当即下令全国搜捕……

相关文章

  • 《东周列国·春秋篇》(七)

    第22集 崔庆之乱 春秋中晚期,政治格局出现新趋势。争霸的重心从诸侯国之间转移到各诸侯国内位高权重的卿相大夫之间...

  • 东周列国春秋篇

    七绝·楚国养由基百步穿杨名善射,楚生将领养由基。一身凭箭驱强虏,战死沙场乃幸之。 悔字出律,可惜我实在改不来啊,欢...

  • 东周列国春秋篇

    七绝·晋楚城濮之战一践城濮三舍诺,陈兵尽义礼周全。胸开庙算人心在,子玉焉知十九年。 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

  • 《东周列国·春秋篇》(五)

    第13集 重耳励志 流亡母国十二年的晋公子重耳,逃过了继母的加害,又面临兄弟的追杀,无奈再次踏上了不可预期的逃亡...

  • 《东周列国·春秋篇》(四)

    第11集 羊皮换相 正当中原诸侯征伐不已之时,原来只是周王室马倌的秦赢却从荒蛮的西部悄悄崛起。秦国,出现了一位气...

  • 《东周列国·春秋篇》(二)

    第6集 管仲拜相 跟随雄心勃勃的诸侯们一起进入历史舞台中心的士族卿相,其间有犯上作乱的小人,更有雄才大略的治世之...

  • 《东周列国·春秋篇》(三)

    第8集 霸王齐桓 被誉为“五霸之首”的齐桓公在位四十三年,“九合诸侯,一匡天下”。其霸者风范堪称后世的楷模,他的...

  • 《东周列国·春秋篇》(一)

    剧情介绍 第1集 骊山烽火 距今三千多年前,一场空前绝后的大战中,数十万奴隶在战场上倒戈,统治中原六百余年的商...

  • 《东周列国·春秋篇》(六)

    第19集 一鸣惊人 楚国自熊通偕号称王历经五代一百二十余年,传到楚庄王,他以沉沦酒色为掩护,外昏内智,出人意料地...

  • 《东周列国·春秋篇》(八)

    第26集 专诸刺僚 身负血仇,一夜头白的伍子胥逃到吴国,吹箫乞于市,但大名鼎鼎的他很快成为明暗两股势力争夺的对象...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东周列国·春秋篇》(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lfd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