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们都知道,爱是给孩子最好的礼物。但是你知道吗,不是所有的爱都会对孩子有帮助。
有一些爱,可能正悄无声息地阻碍孩子成长。
1
电视剧《都挺好》剧终很久了,然而关于这部剧的讨论却仍然见诸于各大网站。
在《都挺好》中,苏明成是一个典型的啃老族,不去工作整天待在家里。在父母养老的问题上,苏明成表现的畏畏缩缩,不愿意承担起责任。等到妹妹拿出账本后,大家才发现,苏明成啃老的这些年里,竟然花掉了母亲整整20万。
苏明成的习惯,并非一朝一夕养成的,这与苏母对孩子的爱有着很大关系。在苏成明的成长阶段,苏母对儿子的一切大包大揽,导致了苏明成养成依赖的性格。即使在成年以后,依旧无法摆脱这种依赖。
母亲对儿子的爱自然伟大,但这种爱应该恰到好处。一旦母亲的爱超过该有的界限,不仅对孩子没有丝毫的帮助,反而会在孩子成长的路上留下隐患。
教育学家尼尔森说,一个人形成啃老的性格,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童年时期,接受了来自父母太多的溺爱。
2
在孩子出生的头几年里,孩子的一切都依赖于母亲,这时候的母亲对孩子提供了无微不至的照顾。
但在随后的成长阶段里,孩子已经具备了在某些方面独立自主的能力,如果这时候母亲依旧越俎代庖,就会影响到孩子的成长。
在真人秀节目《我家那闺女》中,因一句“洪荒之力”被网友们熟悉的傅园慧作为嘉宾参加节目,当傅爸爸分享了自己女儿在家中的生活情景时,网友们纷纷大呼惊掉了下巴。
已经23岁的傅园慧,回家后需要爸妈轮流为她按摩,甚至在她玩手机的时候,也要让爸爸喂她牛奶。在傅爸爸的眼里,傅园慧依旧是那个没长大的小女孩。
同事的弟弟,去参加考试,从报名开始一切都由父母操办。当弟弟遇到搞不定的问题,就会找同事代为解决。为了不让弟弟养成依赖的习惯同事尝试着指导弟弟自己操作。
当弟弟成功预定了车票和旅馆后,同事松了一口气,但弟弟迫不及待打开了游戏。抵达考点当天,还是出现了问题。预定的旅馆因为拆迁的缘故搬走了,弟弟依然不会从网上预定房间。同事无奈,工作时间帮弟弟预订房间,却正好被老板撞见。
无论是傅园慧还是同事的弟弟,都缺乏一种独立自主的能力,而缺乏这种能力的原因,则是父母长期以来对孩子的溺爱。
在孩子成长的阶段,母亲需要做的是一次又一次的减法。在孩子应当掌握某种能力时,就该放手让孩子亲自去尝试了。这种阶段的尝试 也是人生中最低成本的试错。
毕竟,经受过挫折的孩子,在成长的道路上才会更加坚韧。
3
让孩子去尝试,并不意味着彻底放手,任由孩子一路跌跌撞撞。
孩子成长的过程中,离不开母亲的参与,但母亲的角色要由“驾驶员”逐渐转变为“副驾驶”。
孩子力所能及的事,让孩子自己去做,母亲需要做的就是在一旁给予鼓励,给予孩子充分的信任。
受到鼓励的孩子有充足的动力去独自去做好一件事,自信心也会随之增强。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困难时,孩子的思维模式会从找妈妈解决问题,转变为我该如何去解决问题。
教育孩子成长的同时,作为母亲也要改变自身的想法。一个残酷的现实需要母亲们接受,孩子终究会成长为一个独立的个体。
就像龙应台在写给儿子安德烈的信中说的那样:
“你不用道歉,我明白我不是你最重要的一部分。那个阶段,早就过去了。父母亲,对于一个二十岁的人而言,恐怕就像一栋旧房子:
你住在它里面,它为你遮风挡雨,给你温暖和安全,但是房子就是房子,你不会和房子去说话,去沟通,去体贴它,讨好它。搬家时碰破了一个墙角,你也不会去说“对不起”。
父母啊,只是你完全视若无睹的住惯了的旧房子吧。我猜想要等足足二十年以后,你才会回过头来,开始注视这没有声音的老屋,发现它。”
也许会有母亲觉得气馁,但不得不说这才是爱孩子最好的方式。
参与陪伴了孩子成长的全过程,已是这世间最好的母爱,而孩子成长为独立自主的人,也是对母亲最大的回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