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的时候被教育要预习,组织大型活动前要绞尽脑汁琢磨预热,不过,你会预休息吗?
年底前的第四季度总是最忙的。赶不完的截止日期,写不完的工作总结,一边高喊着“工作生活要有平衡”,一边深更半夜打开电脑继续赶工。生活似乎陷入了一个死循环——累啊。可是,谁不累呢?
想要不被累瘫?那就要学会预休息。“预休息”,顾名思义,就是在还没觉得累的时候休息。短而频繁的休息,比长时间工作然后长时间休息的效果要好得多。
先在自己的工作日程上预留出一些时间碎片,时间不必过长,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即可,给自己设置提醒。到了该休息的时间,哪怕不觉得累,也要停下来,让自己喘口气。
休息的时候做些什么?别刷抖音了,需要消耗我们注意力的事情,都不算休息。尝试一下这些事儿,让神经真正放松下来:
[1] 去户外散个步。大自然里的花花草草总是遵循着一岁一枯荣的普遍规律。播下的种子,会在恰当的时令里发芽,长大。即使暂时凋零,待到春暖花开又会欣欣向荣。这种“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确定感,总能给人无限的慰藉。
[2] 静坐冥想一会儿。最近正念冥想(Mindfulness)很流行。选一个自己喜欢的教程,跟着老师一块儿静下来呼气——吸气。专注于当下,学会倾听脑海中的各种声音,清空无效的负面情绪。轻装上阵,才能走得更远。
[3] 跟同事/朋友聊聊天。捧上杯热咖啡,找同事聊上几句。人都渴望交流,只不过多数人都没有勇气做那个最先开口的人。主动说声"Hi",一段新的友谊,也许就这样开始了。
[4] 小睡片刻/白日梦。主动养神时,大脑更容易进入一种叫做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的状态。让脑海中的不同想法,信马由缰任意连接。过去与未来,生活与工作,经历与想象,连接,整合,再创造。也许一觉醒来,困扰你的难题已然有了答案。
2001年美国认知神经科学家Marcus E. Raichle在论文《A default mode of brain function》中最早提出了默认模式网络(Default Mode Network)的概念。借助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PET)与功能核磁共振(fMRI)等技术,研究者发现一些脑区在进行认知任务时不激活,但在安静条件下反而更活跃。这一脑区,被认为与自我感,创造力,基于记忆而预测未来等功能有关。关于默认模式网络的神经机制,功能与应用,目前仍在研究中。
参考文献
https://en.wikipedia.org/wiki/Default_mode_network
https://cloud.tencent.com/developer/article/1086445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