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生死之道与做人做事

生死之道与做人做事

作者: 箐妤轩 | 来源:发表于2021-01-22 03:15 被阅读0次

读《传习录》,有这样一段文字,大意如下:萧惠向王阳明先生请教生死之道。先生说,知道了昼夜就能知道生死。萧惠再请教昼夜知道。先生说,知道了白天就知道了黑夜。萧惠说,难道还有人不知道白天吗?先生说,你能知道白天吗?懵懵懂懂地起床,胡嚼乱咽地吃饭,行为不自觉,思想不清醒,成天昏昏噩噩,这只是梦中的白天。唯有时时刻刻知道自己的言行举止和起心动念,此心清醒明亮,天理没有片刻的间断,才算是知道了白天。这个就是天德,这就是明白了昼夜之道。知晓了昼夜之道,还有什么生死问题呢?

理解这段教诲,应与《论语》中孔子的有关论述结合起来思悟。《论语》中载:季路问事鬼神。子曰:“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曰:“敢问死?”曰:“未知生,焉知死”。是说,季路问怎样去侍奉鬼神。孔子说,没能侍奉好人,怎么能去侍奉鬼神呢?季路又问,请问死是怎么一回事呢?孔子回答说,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能知道死呢?

按照王阳明的观点,人不应追求好高骛远的东西和虚无缥缈的事情,应从证得自己的实德,彰显自己的天理良知上下功夫,然后去好好地做人做事,如此才是最该做的事情。把白天的事情真正搞明白了、做好了,那晚上也不会昏沉。能做到这一点,就寤寐一如了,自然就会明白生死之道,否则就是本末倒置。

从孔子《论语》中对这个问题的论述,似乎可以得知,孔子并未否认鬼神的存在,也不反对事鬼神,同时也并非不知死的问题。为什么这么说呢?孔子说,没能侍奉好人怎么能侍奉鬼神呢?不知道活着的道理怎么知道死呢?言外之意是否隐含着,若是把人侍奉好了,不就能侍奉鬼神了吗?若明白生的道理了,不就明白死的道理了吗?这与王阳明的观点是一致的,即都把人生的着眼点放在现实上、放在做人做事上,而不是像唐朝诗人李商隐嘲讽汉文帝的那样“不问苍生问鬼神”。这是儒家学说一脉相承的最大特点。

相关文章

  • 生死之道与做人做事

    读《传习录》,有这样一段文字,大意如下:萧惠向王阳明先生请教生死之道。先生说,知道了昼夜就能知道生死。萧惠再请教昼...

  • 做事三原则

    成功之道,在以德而不以术,以道而不以谋,做人,做事命运由品格而生。 不论做人,还是做事,它亦是一门...

  • 晨读《成功的双翼——自律与自黑》有感

    晨读《成功的双翼——自律与自黑》有感 我能拜入三十年如一日地坚持做人之道,做事之道,做学问之道的余卫兵师父的门下,...

  • 曾国藩做人做事之道 - 草稿

    摘抄:西哲黑格尔有言,存在的即是合理的,也只是合理的方能存在,暗喻着事物与社会发展中存在着一种必然,历史之所以没有...

  • 读《三国演义》谈做人

    关于做人与做事的关系,我十分倾向于先做人再做事。至于做文,只是做人与做事的延伸,因为不会做文的照样做人做事都很出色...

  • TV君十年纪(原创连载) 04-感恩节 结缘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古圣人、大贤、君子之道。 是做人、做事、做学问之道;也是立功、立言、立...

  • 做事与做人

    2011 年10 月4 日,高中毕业三十周年聚会,老师同学们共有几十人,都来到弘愿寺,大家参观、座谈,然后用斋。 ...

  • 做人与做事

    刚才在车上无意间听到广播主持人分享王晶导演说这世界上有三种人,第一种人是告诉说让做30遍的事情,有些很聪明的人做3...

  • 做人与做事

    做人第一要有自信。 第二要有勇气 第三行动力 第四学习 第五要学习 第六勤思考 第七要勤于反省。

  • 做事与做人

    做事,靠的是什么,个人以为应该属于智商……同样一件事,能想出来几套解决方案,哪套是最优方案,化繁为简,相对轻易,增...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生死之道与做人做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kdnjz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