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阴如水,到周末写复盘的时候不禁感叹,这一周还没怎么开始就要结束了。自从加入每日复盘社群,每天都给自己制定小目标,并督促自己完成。群里小伙伴大都自觉性很高,认真制定计划,认真写复盘。
晚上在入睡前,什么也不要做,就躺着静静地回想,这一周来我收获了什么,我又有哪些不足和需要改进的地方?这感觉就像去海边捡贝壳,我说明天去就一定去,我安静地徘徊在金黄的沙滩上,仔细挑选贝壳,有些贝壳很大,特别显眼;有些贝壳很小,不过却很精致。这些贝壳又像是生活碎片,赶路时一定要记得慢下来驻足留恋。
01
最好的自己永远在未来
有幸加入“一个体验”新媒体线上实习,为方便大家尽快熟悉起来,小伙伴们都需要做自我介绍,其中一栏是说最好的自己是怎样的?我犹豫了,因为凡事加上“最”字就是极限和终点,我回想自己过去一年多有过的一些小成就,但从不认为是终点,而是一直在奔向终点的路上。如果要说最好,那一定得有时间限制,比如过去一年,过去10年。未来会有无限可能,不能设限。
02
于耀眼繁星中找到自己的价值
这一周来,接触了不少优秀的小伙伴。我曾因为高考的失意而自卑,也曾对自己的能力有过否定。后来遇见的人更多了,不管是实习小组,还是签约作家群,大佬云集,深感自身的卑微与渺小。同样在实习小组中,我因为错过了发表自我介绍的时间,有人便注意到我了,没有谁规定一定要发,但被注意到的那一瞬间,我收获了满满的存在感。尽管我知道能力等于话语权,但是尊重真的可以换来意想不到的体验。时刻鞭策自己,要一直一直向前。现在觉得背景与出身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这个世界不缺积极向上的人。
03
读书仍然是世上最美的姿势
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一帘梦。读书是深造灵魂最有效的工具,读书与气质息息相关,生活中的很多的困惑也都可以去书中寻找答案。生活教我们成长,读书启发我们明智。上周读了《如何阅读一本书》并在院钉钉群里分享了自己的读书心得,书中作者提出的“主动阅读”观点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主动阅读即在读书中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主动思考。然而现实中我们大多数都在被动阅读,甚至想更直观、更快速了解一本书,这也是当下5分钟快读法广受欢迎的原因。在签约作家群里,有人问有什么更好的提升写作能力的培训,有人说最好的讲座就是多读一本书,读书多了,很多奇妙的句子会信手拈来,挥笔成文,泼墨也成诗。这一点我也是很赞同的。关于写作,真正的方法就是多读、多写、多思考。我们可以听读书分享会,将自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讲给大家,互相批评指正。不知什么时候起,我愈发敬佩那些读书多,见解独到的人,我也在一直提醒自己,在碎片化阅读中,一定要多读有体系的书籍。读书,让读书成为一种习惯,我曾粗略计算过,每天读书一小时,一年能读50本书,这种不经意的习惯竟可以积累出质变。喜欢读书,不管日子多欢喜,多难过,书籍会一直一直陪伴着我们。
生活是悲喜参半的,但终究是自己的,有人化作暖阳,有人活成了露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