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是表妹不知什么时候买的一本书,自从表妹高考毕业以后,这本书就一直放在我的书桌上,直到最近才碰巧翻开了第一页,媳妇说:
“怎么想着要读这本书了?”
“你已经看过了?是说什么的?”
“一群女人谈恋爱的故事。”
我笑了笑开始了阅读之旅。
这本小说的主题确实是爱情与婚姻,正如媳妇所说,是描述一群女人谈恋爱的故事。作者以贝内特先生一家五个女儿的求爱故事为主线,描述了几个婚姻成立的过程,其中二女儿伊丽莎白与达西的爱情故事则是小说的主线。《傲慢与偏见》说的傲慢就是达西的“傲慢”,之所以打引号,实际上达西并不傲慢,那只是他性格寡言,导致给其他不认识他的人的一种错觉,实际上认识他的人对他的评价都比较高,而偏见则是伊丽莎白因为看了“傲慢”的达西,加之受到威克姆的迷惑,导致从一开始对达西就有了偏见,幸运的是,当达西第一次求爱被伊丽莎白无情拒绝时,他并没有傲慢地就此别过,相反相信其中必定有他未知的误会,因此特地写了一封信给伊丽莎白,再经过后续帮助其妹妹成婚一事,慢慢地伊丽莎白对达西有了一个全面的认知,抛开了偏见,达西也丢弃了其原有的傲慢,大胆表示其爱意,所以才成就了有情人终成眷属。很多读者总结他们两的爱情是“抛开傲慢与偏见后就是爱情的曙光”。
生活中的平凡事,在作者不凡的笔力下,也勾起了读者欲罢不能的读书欲。读书,一是了解他人的人生,汲取经验教训,因此在此我想谈一谈自己的几点体会。
伊丽莎白对达西的“偏见”产生于舞会时达西表现出来的傲慢,加之听信了别人的一面之词,这不能不引起我们反思。当我们一群人一起聚会吃饭时,其中一位只在低头吃饭,也很少和其他人搭话,他也许并不是“傲慢”,只是有点内敛而已;同理,有的人表现的翩翩有礼,能说会道,说不定他就是“威克姆”,所以不要被自己的第一印象欺骗,也不要被表面的现象误导,看一个人要慢慢看,是狐狸,终究会漏出尾巴。
贝内特的侄子柯林斯在向伊丽莎白求爱不得没几日,就和伊丽莎白的朋友夏洛特好上了,这在任何人看来都非常意外,但是对于柯林斯确实意料之中,正如作者所说“他需要的只是一个房子的女主人,至于这女人是谁,那就不重要了”。生活中,怀着这样功利、实用的人不在少数,我自己也见过不少,对于这样的人,最好的办法就是离他们而去,不要受他们影响,如果他们实在要对我们表现其多实在,那么我们就成全他。
小说中还有一对人的故事不得不提,那就是宾利和简,我们都知道两人都相互有好感,但是起初却也因为各种原因差一点分道扬镳,两人均有原因,简是表现出对谁都是一样的感觉,明明有不一样的感觉,但是为了那一点矜持,或者说“淑女”的形象,硬生生表现出对宾利与对其他男人都是一样的感觉,这导致宾利前期的离去。而对于宾利,则是听从了朋友的建议,没有坚持自己的感觉,他的回来我感觉也是受朋友达西的影响,如果达西没有继续与伊丽莎白发展下去,那么就不会有宾利与简的故事了。所以,做自己最重要,要有自己的判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