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微博上看了一个小女孩抓蛇的视频,看评论应该是柬埔寨的,一个10岁左右的小女孩追着蛇不放,抓住蛇的尾巴,大蛇不停摆动身体,脑袋往土洞中钻,想逃脱女孩,女孩用铁锨挖洞,直至抓到大蛇,视频后半段女孩又抓了两条细长的有毒蛇。
隔着荧屏,看的人都心惊胆战,捏着一把汗,生怕蛇把小女孩咬一口,抓的人却好像丝毫不懂得危险,遇到蛇,不但不躲避,还主动追击,斗智斗勇,直至把蛇装进袋子。
不由得在想,同样是面对蛇的危险,为什么我们都很惧怕,10岁的小女孩却不怕?
是什么原因呢?
蛇始终存在,如同地球上其他生物一样,蛇本身并不会产生恐惧,人的意识是对物质的反应,恐惧是人对蛇的情绪,只是每个人的看法不同。
危险产生于人的大脑中,
看耍杂技走钢丝是危险的,走钢丝的人觉得是工作。
游泳,会的人是一种享受,不会的人觉的水会淹死人。
写作,会写的的人,两小时写一篇文章,不会的人觉得难得要命,两周都写不了几个字。
学英语,喜欢的人做写读英语,都是一种享受,不会的人,看见英语书都难受。
心脏手术,开颅手术,外科医生觉得那是工作,我自己都觉得那是高度危险的事情。
......
危险,困难都是个人自己的经验,自己的大脑面对某一事物的反应。经验是不同的,视频中的小女孩应该不是初次见到蛇,更不是第一次抓蛇。
柬埔寨是农业国家,蛇很常见,女孩很小的时候都看见过蛇,也看见过不止一次,蛇被人抓住,准确的说看见过像她这样的小女孩抓蛇,抓蛇这件事在她的大脑中可能是稀松平常的小事情。
区别在于:
第一,在大脑中形成的认知不一样。一个从小知道蛇是猎物,是可以被抓获的,应该被食用,如同我们钓鱼一样平常。一个是从小就知道,蛇就等于危险。会咬人,有毒,见到就要躲避。更不要提抓蛇了,想想都怕。
第二,知道安全的边界。危险肯定是有,世上没有绝对的安全,只有危险几率的高低。一个是常见,像她这样的小女孩经常抓蛇,只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方法,运用适当的工具,危险是可控的,可以降到很低,捕蛇成功的概率还是很高的。如开车,交通事故无时无刻都在发生,很危险,但是通过练习技能,可以降低危险。一个是,那是高度危险的,是拿生命在开玩笑,绝对不能,绝对不敢做。
第三,在行为上,面对危险,一个明白危险中有很大的机会,把握好,就能大概率捕获它。一心想的是,灵活躲避毒蛇的蛇头部的面对面的猛击,寻找有力地形,不停的主动攻击毒蛇的弱点,伺机用工具压住蛇头,进而捕获它。另一个是已经从看见蛇开始,心跳加速,高度紧张,心中只有一句话,赶紧离开,越远越好!一个是面对的是猎物,一个是高度危险,心态不一样,行为不一样。
面对蛇,它是猎物,还是危险?
是害怕,还是兴奋,?取决我们自己。
同样,面对同一个事物,是困难和危险,还是机会?从认知到行为,人与人差距巨大。一味的躲避,惊慌失措,盲目行动,转身就跑,很安全,但是也会丧失很多机会。富贵险中求,就是这样的道理。
那我们该怎么做呢?
首先,遇到困难,危险,要想得到自己觉得是困难,是危险。很有可能只是自己没见过,或者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不知道怎么应对,不清楚会发生什么?不清楚风险具体在哪儿?盲目仓促的做了结论。
同样的事情在另一些人眼中,很可能看到的却是难得机会,是财富,是超越他人的捷径。
比如股神巴菲特对苹果公司的看法,目前,伯克希尔持有苹果的市值超过500亿美元,是第一重仓股,按常理来说,一般人重仓一只股票肯定希望它能上涨,怎么巴菲特希望苹果股价下跌呢?
巴菲特的回答令大家感到困惑,他说:“我希望苹果的股价下跌,这样我就能够买更多苹果股票。”
股价下跌,巴菲特可以用更低的价格加仓,花同样的钱可以买到更多的股份数。
你看,股价下跌,有人看到的是机会,有人看到的是危险,需要赶紧出逃。
在危险中看到机会,在机会中看清危险。
其次,冷静分析,危险或者困难是什么?
看到了机会,更要有抓住机会且控制风险的能力。毕竟风险是概率高与低的区别,但并不是没有风险。
分析风险发生的根源,原因,搞清楚哪种情况会给自己造成伤害,损失?那种情况是致命的伤害?
最严重的损失或伤害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找到风险应变措施应对方案,降低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大胆而又心细,从容不迫,坚定而又自信的行动,才是关键。
找到应对措施方案,解决方案,降低风险系数,就如同小女孩掌握了捕蛇的技巧。
再次遇到蛇,你认为它是机会?还高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