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临下班之前接了一个是艰巨的任务——把一个到省城上访的老同志接回来。
能去上访的人大概有两种:一种是被欺负到了极点爆发的老实人,一种是得理不饶人的极品,哪一种都不好应付。
这对我来说确实是一次考验。考验我应对压力挑战的心态,考验我的思维应变能力,考验我的语言沟通技巧。
我选了几个能说会道、身体力壮的跟着我一起去。能说会道是前提条件,身体力壮不是为了打架斗殴或者是绑架,而是为了有精力陪他耗下去。真要是带不回来,只能轮班陪着他在省城了。
我到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估计他已经饿的不行了。我只是邀请他一起吃饭,没说一定要把他带走。甚至承诺说如果他想再回来,我还可以陪着他。
到了酒桌上,氛围就不一样儿了。很多话都可以说出来,我需要这一个放松融洽的场合。
感情牌肯定要打,但我流露出来的都是真情实感。我相信真情实感才能打动人。我能感受得出他的委屈和不甘,我能站在他的角度去思考。我刚参加工作时就和他一起共事过,虽然时隔多年感情反而更加深厚。曾经的一些隔阂,反而记不清了。
我的姿态摆的很低。这一类人都很敏感,特别在乎别人对他的态度。我从称呼上、态度上,甚至点菜要酒这些小细节上,都给予了充分的尊重。
等一顿天南地北的闲扯之后,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我再回到正题。我问他迟迟不走是为了什么?是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实现一个什么样的诉求?其实他对自己的诉求都不是十分清楚。我帮着他理清脉络,他最主要的担心就是怕自己的上访石沉大海,被应付了事。所以一定要等一个结果,一定要等一个说法,一定要等有分量的领导来接待他。
我用我的工作经验告诉他,领导不可能接待的。接待他的人是专门从事这项工作的人,他们的工作职责就是上传下达。如果不能把他的需求及时向领导汇报,就是工作失责会被追究。领导听取情况汇报后,会有一个统筹的安排,去调查做出结论。这需要一个时间,所以我们的等候毫无意义。一回去等一段时间之后,如果还没有消息,我可以陪他再来。
谈到这个程度,他终于承诺和我一起走了。前前后后我折腾了两天一宿,总算把人带回来了。我通过了这次的压力和考验,也总结出了更多的经验和技巧。尽管很累,收获很大。我对自己的能力也有了更多的自信。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