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花

作者: 梦多多 | 来源:发表于2017-02-12 22:37 被阅读0次

年过得不好,所以就只能用阅读打发时间。没有一本书,让我看得如此百味呈杂。从开始埋怨女主自己太笨,怎么就能如此轻易的便被人卖了呢,更何况在那个年代她也算有文化的人。可读到最后,自己却无法说一句话,写一个词,心中久久的无法平复。

《极花》讲了什么?

《极花》是贾平凹邻居的一个真实故事改编而成的长篇小说,故事是由胡蝶为了挣钱,改善家里的经济而外出打工,被拐卖到西北某偏僻的小山村。她想尽一切办法也没能出逃成功,反而怀孕生下了兔子。

几年后家人联合派出所经过千辛万苦后,找到并营救出胡蝶。胡蝶在回到城市后,整日都需要面对媒体、报社、电视台的大肆宣扬、采访,许多好奇群主的来访等。更受着邻里的指指点点,家人的不理解和指责。胡蝶把自己关在房间内,性格越来越内向,不和任何人说一句话,不踏出房门半步。

半年后,她在无意中听到母亲和房东老伯商议将她远嫁河南后,义无反顾的回了那个拐卖她的家。寻她的黑亮,她的兔子,她的极花和她的星……

极花,如冬虫夏草的虫草,既是动物,也是植物。夏天开出最美丽、最绚烂的花朵;一转眼,冬天便长成一只蠢蠢欲动的虫子。像极了贾平凹笔下被拐卖妇女胡蝶的一生,她安分的待着时,像极花一样被装裱高高挂起来。她逃跑被捉住时,叫人按住脚手、扒光衣服像一只虫子一样被蚂蚁推着抬着一点一点的在硷畔上爬行。

在被拐卖来的女子中,她应该也算幸运的了。买方黑亮家,虽然地处土地贫瘠的西北,但在当地也算富裕,每天三顿饭不会断,手头还有点小零花钱。但更要紧的是,黑亮家都待胡蝶好,只要他安心的做黑家的媳妇,不想着回家去。村里也有好多家的媳妇是被拐卖来的,不是被打断了腿,便当做商品来使唤,完全不把人当人。

读着,读着,我忍不住问身边人。若是,一个人注定要被拐卖,那么你希望他被拐卖时,是幼年还是已成年?

我的观点是,幼年。

被拐卖,注定是要伤害到一个家的,就不从这分析。当从对自身的伤害来看,幼年时,还没建立独立的价值观时,受伤害后愈合的能力要强一点,再者他还不记事,对过去的人和事都没清晰的记忆。

贾平凹在后记中写道:十年前我那个老乡的女儿被拐卖后,我去过一次公安局,了解到这个城市每年被拐卖的妇女儿童无法得知,因为是不是被拐卖难以确认,但确凿的,备案的失踪人口有数千人。我也是目瞪口呆。由此可见,拐卖妇女儿童有多猖獗。

相关文章

  • 极花

    你从崖边跌落 裹挟一缕山风 手中紧握 血红的极花 妖艳的你 被日月吞食 镜中干瘪的 孤芳自赏 老旧的窗棂 关不住 ...

  • 极花

    年过得不好,所以就只能用阅读打发时间。没有一本书,让我看得如此百味呈杂。从开始埋怨女主自己太笨,怎么就能如此轻易的...

  • 《极花》

    书里语句:这土窑是一只蚌,吞进了我这粒沙子,沙子在磨砺着蚌肉,蚌肉又把沙子磨成了珍珠。 这本书讲了一个从乡村到城市...

  • 《极花》

    粗看一遍 感觉贾平凹的文笔和黑家人一样 温水煮青蛙 从一开始对胡蝶的悲惨遭遇感同身受 到慢慢接受黑家人的照顾 胡蝶...

  • 极花

    “人要是活着没用了,这世界就不留你了。” 我是胡蝶,却是没有翅膀的蝴蝶。 我一觉醒来,在这没有光...

  • 城市的目光有时候要投向农村

    远行者评论极花 极花是花,因为它开得无比娇艳的,它在盛夏绽放;极花不是花,因为它在冬天是虫,它生长的地方很偏僻,一...

  • 读《极花》

    初次翻开《极花》这本书,看了几页,给我的感觉就是语言十分质朴,并无许多华丽辞藻,但是却有种独特的魅力吸引着...

  • 读极花

    一个初中学历的女子被人贩子拐卖到黄土高原上一个贫脊的小山村,由最初的反抗到心死,她渐渐适应了蒸土豆,喂猪食...

  • 浅谈《极花》

    文|雨滴mfm 贾平凹先生以很轻松笔法去写胡蝶的不幸遭遇,这样就很自然的赋予主人公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应对自己当前的...

  • 《极花》启示

    经济大转型年代,大量农村人口迁徙进城,农村流失了大量劳动力、财富和育龄女性。这种不平衡必然导致进步文明与矛盾、冲突...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极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qzi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