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则》中有个机器地概念,而机器由人和设计组成。当发现问题地时候,可以直观地分类,是设计出了问题,还是人的能力出了问题。这个概念如果能映射到人身上,我认为可以总结为两个维度:一、思考方式;二、人自身的能力;
从高层面俯视你的机器和你自己;
很多时候我们被自己眼前的问题困住,无法跳脱,在这其中拼命挣扎。如果,我们能从宏观的角度出发,思考自己思考问题的方式,那是不是会有另外一种局面“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像经济学也分为宏观和微观经济学,那我们自身是不是也能由宏观和微观之分。
从宏观上,我们更加会关注两个问题:1、我的思考方式;2、我的能力。思考方式就是一个人的价值观。如果能做到像ray一样完全透明的头脑去反思我们自己的价值观,那进步可能超乎自己想象。我们可以先从离自己更近的方面入手:我的能力;
不断把出现地结果和自己地目标进行比对,分析其中地原因;制定量化地工具,来验证你的结果。
当我们拿上一个量化的工具作为我们自身的标尺,我们执行的每一个动作,都可以与自己的目标进行比对,看差异在什么地方。PDCA的循环,check之后便是自己的act,如此循环,总有你的能力超出你想象的时候。
要注意别把精力过多用于应付各种事务,而忽视你的机器。如果你把精力用在完成每个单项任务上,你就会不可避免地忙碌不堪。如果你能把注意力放在建造和管理机器上,就会不断有所回报。
什么事情是重要,什么事情是紧急,我们是可以停下来好好的想一下,不要让自己永远被琐碎的事情缠住前行的脚步。当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是不是只需要从两个方面来思考:
(1)机器层面(为什么);(2)案例层面(怎么办)。
当我们带领自己或别人在处理问题的时候,尽量不要发号施令,要努力为人所理解并理解他人以达成共识。问问题的过程,就是很好的反思自己的逻辑,再次校验的过程。不断地提问,不断地证明,直到所有地反面都被自己考虑到。查理芒格也说“不断地从反面想,不断地从反面思考”;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