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老春(原创)
真是很为古人的智慧折服。原本大热的天,立秋之后的第一个早晨就立刻能够感觉到风里裹挟着的些许凉意。
古代,并没有现代如此精准的测量仪器,那么古人又是如何能够把节气精准到具体的哪时哪刻的呢?
我想,这不仅仅只是我一个人的疑问,相信很多人也都会在注意到节气到来时的气温变化之后发出这样的疑问。
让人更为吃惊的是,古人并没有现代的天文望远镜,却能够精准捕捉到天上星星的精微变化并加以记录,这实在是令人叹为观止的事情。
除了天文历法,我们的祖先在数学与工程建设方面也先进到令人咂舌。圆周率、勾股定理、牛吃草、鸡兔同笼等数学问题的圆满解决,都江堰、长城、秦始皇陵、北京城、西安古城等建筑项目的一一问世,都足以让人惊叹不已。
至于四大发明,水车、锯子、造剑、铸铜、中医药等等,就更加让人敬佩万分。
这样的伟大成就,在让人感慨万千的同时,也会让人发出疑问,现在的我们,究竟是进步了还是倒退了?
我想,用有进有退这个词语来概括还是比较合适的。
进的方面,我们在科技、经济、国防、工程建设、科学发明等很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我们在中医药、武术与很多民间技艺等方面却存在不同程度的倒退。
当然,有些倒退是人为导致的。比如武术,一些人为了防范弟子日后狠毒弑师,有意在传授时留一手。更有甚者,还定下了传男不传女、传内不传外的规矩,结果就造成了很多武术绝学的失传。
古代的很多中医大家收徒也十分谨慎,况且中医学习的时间长,导致了很多偏方、秘方得不到传承,使得中医走到了今天的窘境。
幸好,国家已经意识到中医的重要,正在竭力扭转中医偏弱的局面。所幸,一些名家也意识到后继无人的尴尬,开始打破传内不传外的传统。
更主要的,经过疫情,民众也更加意识到中医中药的巨大作用。所以,中医正逐渐走向复兴。
但武术等一些流传至今的技艺,却并没有得到如此的重视程度,导致一些武术功法,一些民间技艺,以及一些流传至今的古代秘法正走向衰微与灭绝。这虽然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但却也是很多技艺后继无人的无奈结局。
当人类生活越来越智能化的同时,或许我们也就失去了原来的那份本真,丢掉了本该继续传承的一些人文技艺。
有些东西正在与我们渐行渐远,不管你现在是否知道它们,或许不久的未来,我们都将从历史的教科书里去了解并熟知他们。比如木版年画、带哨子的泥老虎、丢手绢、老鹰捉小鸡、打架棍儿、叠纸枪、叠帽圈儿等等我们原本十分熟悉的东西,都正在消失。
网络,恰好是促成他们快速消失的主要原因。但这是大势所趋,谁又能如何呢?只是,有些东西,尤其是那些秘法技艺,丢掉了,实在可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