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卖油翁》教学设计

《卖油翁》教学设计

作者: 板栗李子 | 来源:发表于2023-03-12 16:12 被阅读0次

青春语文·【夏海芹跟着名师学教书实践研究(十三)】 《卖油翁》教学设计

夏海芹 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 2019-04-18 05:40

《卖油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中字音、文言词义和文言句式。

2. 通过五处“两”的学习,知晓内容,了解人物,明确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欧阳修的一篇有趣的笔记小说《卖油翁》。

(一)认识作者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认识唐宋八大家

韩愈[唐] 、柳宗元[唐]、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三)了解出处

《卖油翁》选自笔记小说集《归田录》。欧阳修晚年辞官闲居颍州时所作,故书名归田。多记朝庭旧事和士大夫琐事,大多系亲身经历、见闻,史料翔实可靠。

(四)认识陈康肃公

康肃,是陈尧咨的谥号。陈尧咨是北宋名臣之一,于真宗咸平三年中状元,历任通判、考官、知州、知府、安抚使、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侍郎等职。

三、走近课文

1.读准字音

2. 读出节奏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沾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3.了解文言词义和特殊句式

4.师:这篇课文有很多“两”,我们今天就围绕“两”展开学习。

(一)两个人

师:请大家放声读课文,本文写了哪两个人?

预设:陈康肃公;卖油翁。

一个是公,一个是翁。

一个是有姓有名有谥号,一个是以职业相称,

一个是高高在上状元郎,一个是默默无闻小商贩。

(二)两件事

师:本文写了哪两件事?

陈尧咨射箭;卖油翁酌油。

师:本文写了哪两件事,请加上故事结果。

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卖油翁酌油钱不沾湿。

师:本文写了哪两件事,加上结果,再加上双方反应。

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卖油翁但微颔之;

卖油翁酌油钱不沾湿,康肃公笑而遣之。

师:文章开篇写“陈康肃公善射”,以谥号相称,表明对所写人物的尊敬,也暗示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倒叙的手法。

(三)两个场景

场景一: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师:康肃公射箭,卖油翁有两个反应。

其一,“睨之”。请一位同学来表演“睨之”的神情。

屏显: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一生表演“睨之”神情。)

师:神态、动作都是人物内心的流露,由“睨之”的神态你能读出卖油翁的什么心理?

预设:

寻常的看,是正眼看,卖油翁不拿正眼看陈尧咨射箭,表明对陈康肃的射箭绝技不是很在意,不以为意。这是故事开端。

其二,“但微颔之”。这个动作表明什么心理?

预设:“微颔之”,表明卖油翁心理。对他微微点点头。点头动作微小,可以看出,卖油翁对陈康肃的射箭技术赞赏的程度较低,是下文他展示酌油绝技的伏笔。

耐人寻味的是“但微颔之”的“但”——只是微微点头。“只是”?嫌点头的幅度不够大?谁嫌点头的幅度不够大?总不会是卖油翁,应该是康肃公。

师:一个动作,两人心理,一个自负炫技,一个冷眼旁观,矛盾由此生发。

场景二:

一葫芦于地,以钱其口,徐以杓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师:这是一段精彩的动作描写,请试着赏析一下。

预设:

1.“乃取一葫芦”的“乃”字,是于是的意思,有一股从容,一份自信在其中。

2.动词精准,动作连贯有序,一气呵成。可以看出卖油翁身怀绝技、酌油技艺的娴熟高超。

3.“徐”字写出动作舒缓,节奏平稳,可以看出卖油翁酌油时不慌不忙,镇定自若,从容悠闲。

4.“而钱不沾湿”的“而”,表示转折,有惊叹的意味。朗读时,加以停顿,读出惊叹。

师: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是“手熟”。第二个场景,卖油翁酌油而钱不湿,是“手熟”后的“生巧”。在卖油翁看来,他的酌油技艺比康肃公的射箭技艺更胜一筹。

(四)两次对话

康肃“两问”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师:请试着分析比较康肃的“两问”。

1. 康肃说话语气有变化。第一个句子是“问曰”,第二个是“忿然曰”,语气越来越重了。

2. 康肃对卖油翁的称呼有变化。第一个句子称“汝”,第二个问句子称“尔”,“汝”是平等的称谓,“尔”就有居高临下、轻视蔑视的味道了。

3.句中“射”的意思不一样。“汝亦知射乎?”的“射”,是动词射箭。“吾射不亦精乎?”的“射”是名词,指射箭的技艺。两句话,三个“射”字,表明康肃自恃射箭很高,与上文“公亦以此自矜”照应。

4.康肃说话句式有变化。第一个句子连用两个反问句,表明不悦,通过质问传达他的不满。第二个句子用了感叹句,显示康肃已由不满到生气,通过感叹句的传达他不可遏制的愤怒。

(指导学生读出这两句愈来愈强烈的情感。)

卖油翁“两答”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师:请试着分析比较卖油翁的“两答”。

1. 句号表明平淡沉稳。与陈康肃巨大的情绪变化比,卖油翁的回答显得淡定沉着。一个勃然大怒,一个风轻云淡。

2. 康肃自称为“吾”,是有身份有学问的自称;卖油翁自称为“我”,是平民百姓的自称。善射且“以此自矜”的傲气和虽是商贩却不失自信的朴实,从自称中可以看出。

(指导学生一问一答,读出愈加生气和始终淡定的特点)

(五)两个表情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康肃而遣之。

试分析比较康肃的两个表情。

1. “忿然”表明康肃怒形于色,“笑”表明康肃喜形于色,喜怒皆形于色,表明康肃是一个直爽的人。

2. 康肃由最初的“忿然”到之后的“笑”,情绪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他看到了卖油翁酌油技艺,认可了卖油翁的技艺。所以,“笑而遣之”,明写康肃释然,暗写卖油翁技绝,是对卖油翁技艺高超的侧面描写。

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卖油翁》一课中的“两”。

我们读出了一个是高高在上的状元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商贩的“两个人”。

我们读出了陈尧咨射箭,卖油翁酌油的“两件事”。

我们读出了陈尧咨“手熟”射箭,卖油翁“生巧”酌油的“两个场景”。

我们读出了康肃愈加愤怒和卖油翁始终淡定的“两个对话”。

我们读出了明写康肃“爽朗”暗写卖油翁“技绝”的“两个表情”。

师:本文虽一百余字,情节简单,但波澜起伏;文字浅显,却韵味无穷。体现了《归田录》平中见奇的语言风格。大家可以找《归田录》中另外一篇文章进行赏读。

相关文章

  • 《卖油翁》教学设计

    《卖油翁》 1.变式朗读 【试读】我理解的是陌生化朗读,或是裸读,不参照任何资源去朗读。 【纠错】这一环节非常有意...

  • 《卖油翁》教学反思

    《卖油翁》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笔记小说,它通过卖油翁和陈尧咨之间的一段小故事,用浅显易懂的文言文说明了“熟能生巧...

  • 《卖油翁》教学后记

    今天讲解了《卖油翁》,里面有三个亮点。 第一个是使用了学生拍摄的视频。 在课堂上讲解文学常识的时候,我安排一位同学...

  • 探学习方式之转变 促能力素养之提升

    EEPO组内公开课《卖油翁》教学反思 曹永兵 经...

  • (317)宋朝辉名师+研修共同体

    《卖油翁》教学设计 长安九中 严冰 教学目标: 1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2分析人物形象,学习...

  • 【教学心得】卖油翁手稿

  • 《卖油翁》教后反思

    这篇文章的重点是从课文分析陈尧咨和卖油翁人物形象,难点是感悟“熟能生巧”的道理。 教学设计:写了什么事?...

  • 一份耕耘一分收获

    读《把时间当作朋友》第2章《现实》的感悟。 我们都读过卖油翁的故事,佩服卖油翁精湛的倒油技术,而卖油翁仅仅一句:“...

  • 54/70 凡事都是熟能生巧

    小时候我妈就给我讲过卖油翁的故事,说卖油翁倒的油可以穿过铜钱的孔,而且一滴都不会洒出来。原因是卖油翁经常倒油...

  • 遇事不慌是怎样练成的?

    在《卖油翁》中,有一句话“吾亦无他,唯手熟尔”。当作者问卖油翁为什么能让钱币不沾一滴油而将油倒进瓶里,卖油翁说“我...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卖油翁》教学设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tqr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