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语文·【夏海芹跟着名师学教书实践研究(十三)】 《卖油翁》教学设计
夏海芹 王君青春语文名师工作室 2019-04-18 05:40
《卖油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积累文中字音、文言词义和文言句式。
2. 通过五处“两”的学习,知晓内容,了解人物,明确写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欧阳修的一篇有趣的笔记小说《卖油翁》。
(一)认识作者
欧阳修字永叔,自号醉翁,晚年又号六一居士,谥号文忠,世称欧阳文忠公。北宋文学家、史学家。他是一位有着多方面文学才能的作家,在散文、诗、词、史传方面自成一家,留传后世的有《六一诗话》、《欧阳文忠公文集》。北宋古文运动的领袖,唐宋八大家之一。
(二)认识唐宋八大家
韩愈[唐] 、柳宗元[唐]、欧阳修、王安石、苏洵、苏轼、苏辙、曾巩。
(三)了解出处
《卖油翁》选自笔记小说集《归田录》。欧阳修晚年辞官闲居颍州时所作,故书名归田。多记朝庭旧事和士大夫琐事,大多系亲身经历、见闻,史料翔实可靠。
(四)认识陈康肃公
康肃,是陈尧咨的谥号。陈尧咨是北宋名臣之一,于真宗咸平三年中状元,历任通判、考官、知州、知府、安抚使、龙图阁直学士、尚书工部侍郎等职。
三、走近课文
1.读准字音
2. 读出节奏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 但手熟尔。”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沾湿。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康肃/笑而遣之。
3.了解文言词义和特殊句式
4.师:这篇课文有很多“两”,我们今天就围绕“两”展开学习。
(一)两个人
师:请大家放声读课文,本文写了哪两个人?
预设:陈康肃公;卖油翁。
一个是公,一个是翁。
一个是有姓有名有谥号,一个是以职业相称,
一个是高高在上状元郎,一个是默默无闻小商贩。
(二)两件事
师:本文写了哪两件事?
陈尧咨射箭;卖油翁酌油。
师:本文写了哪两件事,请加上故事结果。
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卖油翁酌油钱不沾湿。
师:本文写了哪两件事,加上结果,再加上双方反应。
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卖油翁但微颔之;
卖油翁酌油钱不沾湿,康肃公笑而遣之。
师:文章开篇写“陈康肃公善射”,以谥号相称,表明对所写人物的尊敬,也暗示本文的写作顺序是倒叙的手法。
(三)两个场景
场景一:
陈康肃公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师:康肃公射箭,卖油翁有两个反应。
其一,“睨之”。请一位同学来表演“睨之”的神情。
屏显:睨:斜着眼看,这里形容不在意的样子。
(一生表演“睨之”神情。)
师:神态、动作都是人物内心的流露,由“睨之”的神态你能读出卖油翁的什么心理?
预设:
寻常的看,是正眼看,卖油翁不拿正眼看陈尧咨射箭,表明对陈康肃的射箭绝技不是很在意,不以为意。这是故事开端。
其二,“但微颔之”。这个动作表明什么心理?
预设:“微颔之”,表明卖油翁心理。对他微微点点头。点头动作微小,可以看出,卖油翁对陈康肃的射箭技术赞赏的程度较低,是下文他展示酌油绝技的伏笔。
耐人寻味的是“但微颔之”的“但”——只是微微点头。“只是”?嫌点头的幅度不够大?谁嫌点头的幅度不够大?总不会是卖油翁,应该是康肃公。
师:一个动作,两人心理,一个自负炫技,一个冷眼旁观,矛盾由此生发。
场景二: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师:这是一段精彩的动作描写,请试着赏析一下。
预设:
1.“乃取一葫芦”的“乃”字,是于是的意思,有一股从容,一份自信在其中。
2.动词精准,动作连贯有序,一气呵成。可以看出卖油翁身怀绝技、酌油技艺的娴熟高超。
3.“徐”字写出动作舒缓,节奏平稳,可以看出卖油翁酌油时不慌不忙,镇定自若,从容悠闲。
4.“而钱不沾湿”的“而”,表示转折,有惊叹的意味。朗读时,加以停顿,读出惊叹。
师:两个场景,第一个场景,陈尧咨射箭十中八九,是“手熟”。第二个场景,卖油翁酌油而钱不湿,是“手熟”后的“生巧”。在卖油翁看来,他的酌油技艺比康肃公的射箭技艺更胜一筹。
(四)两次对话
康肃“两问”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师:请试着分析比较康肃的“两问”。
1. 康肃说话语气有变化。第一个句子是“问曰”,第二个是“忿然曰”,语气越来越重了。
2. 康肃对卖油翁的称呼有变化。第一个句子称“汝”,第二个问句子称“尔”,“汝”是平等的称谓,“尔”就有居高临下、轻视蔑视的味道了。
3.句中“射”的意思不一样。“汝亦知射乎?”的“射”,是动词射箭。“吾射不亦精乎?”的“射”是名词,指射箭的技艺。两句话,三个“射”字,表明康肃自恃射箭很高,与上文“公亦以此自矜”照应。
4.康肃说话句式有变化。第一个句子连用两个反问句,表明不悦,通过质问传达他的不满。第二个句子用了感叹句,显示康肃已由不满到生气,通过感叹句的呵斥传达他不可遏制的愤怒。
(指导学生读出这两句愈来愈强烈的情感。)
卖油翁“两答”
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师:请试着分析比较卖油翁的“两答”。
1. 句号表明平淡沉稳。与陈康肃巨大的情绪变化比,卖油翁的回答显得淡定沉着。一个勃然大怒,一个风轻云淡。
2. 康肃自称为“吾”,是有身份有学问的自称;卖油翁自称为“我”,是平民百姓的自称。善射且“以此自矜”的傲气和虽是商贩却不失自信的朴实,从自称中可以看出。
(指导学生一问一答,读出愈加生气和始终淡定的特点)
(五)两个表情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
康肃笑而遣之。
试分析比较康肃的两个表情。
1. “忿然”表明康肃怒形于色,“笑”表明康肃喜形于色,喜怒皆形于色,表明康肃是一个直爽的人。
2. 康肃由最初的“忿然”到之后的“笑”,情绪发生如此大的变化,是因为他看到了卖油翁酌油技艺,认可了卖油翁的技艺。所以,“笑而遣之”,明写康肃释然,暗写卖油翁技绝,是对卖油翁技艺高超的侧面描写。
总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卖油翁》一课中的“两”。
我们读出了一个是高高在上的状元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商贩的“两个人”。
我们读出了陈尧咨射箭,卖油翁酌油的“两件事”。
我们读出了陈尧咨“手熟”射箭,卖油翁“生巧”酌油的“两个场景”。
我们读出了康肃愈加愤怒和卖油翁始终淡定的“两个对话”。
我们读出了明写康肃“爽朗”暗写卖油翁“技绝”的“两个表情”。
师:本文虽一百余字,情节简单,但波澜起伏;文字浅显,却韵味无穷。体现了《归田录》平中见奇的语言风格。大家可以找《归田录》中另外一篇文章进行赏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