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中华文学
24岁的孩子,因父母一句话,离开了家,自己感觉在外漂泊……

24岁的孩子,因父母一句话,离开了家,自己感觉在外漂泊……

作者: 春静是我 | 来源:发表于2021-03-09 22:51 被阅读0次

    今天读书会讲了一个案例。

    一个24岁的年轻人,经济已经独立。因为感觉到家庭氛围不好,自己在外面租房子,不喜欢回家。

    在一次比较激烈的争论后,父母对他说了一句话:你还有脸回这个家!让他感觉到被家抛弃。

    想改变于是求助老师,应该如何选择?


    我是比较感性的,突然感觉到当事人回家的路怎么那么远呢?也勾起了我以前的一些事情,幸好已经走过来了。

    我想主要从老师解答的思路来思考学习一下。以下是老师的解题问答。

    第一个问题:到底是谁抛弃了谁呢?是父母抛弃了你,还是你抛弃了父母?

    作为一个已经成年六年的年轻人来说,需要体谅觉察到父母说出那句难听话的背后需求,以下是老师的原话。

    我们从这个常态上,从客观上来思考一下,父母怎么会赶自己的孩子出门呢,就是他想把你留在家里还留不住,所以不太不会这样,所以这句话,那么他可能真正想表达的意思就是,你就不能照顾一下我们的感受吗?你就不能体贴一下我们这种孤寡老人吗?你就不能宠爱一下我们吗啊?你都不能让一下我们吗?你们你都不能对我们好一点吗?所以这是一种很常见的一种赌气的这种表达方式,那么,这种赌气的表达方式,在这个亲密关系当中经常这样表达哈。

    所以从抛弃的角度来讲,当事人把自己定义为了弱势一方,但其实24岁已经是可以照顾父母和家庭的有担当的年轻人了。

    与其当事人感觉被抛弃,其实是抛弃了父母。

    第二个问题:你愿意花时间和心思去研究关系吗?还是你只想抱怨,只想等待着被满足?

    对于这个问题来说,所有的关系都是需要去经营的,对于父母你愿意花时间和心思去研究吗?老师说。

    我感觉自己是情感的接收方,没有更多的去思考如何和父母相处,属于等待被满足的那种状态。

    老师觉得这个同学,他来请教我的,不是如何建立关系,这个同学请教我的就是我该如何选择,所以看到了吗?大家他只是在请教如何选择,所以没有请教如何改善关系的意思,就是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啊,很有趣啊,就是当这个同学在提问如何选择的时候,那么,其实他就把我们放在了一个不愿意改变的位置上去的,就是好像想选出一个最好的选择来,而不是把这个选择变成最好的。
    当我们面对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处于这个困境当中,就是我们去选择一个相对较好的,我们通过选择来幻想一个更好的选择,和反复的比较,就是一个最省力的,但实际上比较有效的方法就是,无论我选哪个,我都要花精力去改变,把它变成最好的,但是这个是困难的,但是是有效的。所以比起如何选择,我觉得更重要的其实是如何改变。

    通过老师的讲解,也就是说,不管怎样选择,我们必须要有所改变才可以。改变自己才是最难的。

    第三个问题:比起如何选择,更重要的其实是如何改变,如何改善?

    老师说如果家里有矿的,自己可以不劳而获有福报的,关系很好可以不用去改善了,但是除此之外就要考虑一下两个问题了。

    第一步:你想要什么?

    第二步:你愿意付出什么?

    我的学习感悟:

    自己已经成人的时候,就用成人的思维去处理问题了。

    当自己不是负气的一个小孩子的时候,自己的内心是有答案的。

    等冲破自己内心的防线,做出行动的时候,就你自己想要的不远了。

    山不过来你就过去。

    回想到我自己走出来的心理过程,真的是这样。

    其实刚开始听到对当事人的分析,心里感觉还是有一点不舒服的,因为从自己自身找原因做手术,这个过程真的太疼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4岁的孩子,因父母一句话,离开了家,自己感觉在外漂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exiq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