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意为:“把所学的知识默默地记在心中,勤奋学习而不满足,教导别人而不倦怠。”也就是学习过程中的三个基本步骤——听→思考→教导。
一流教师都可以用简洁的语言,将一道难题分解能让中学生理解复杂难懂的科学知识,可见他们的表达能力有多强。他们之所以能够做到这样,是因为他们真正理解了那些知识,再加上他们优秀的表达能力。
如果不能通览学习内容,并把其转换成自己的“智慧”,就说明你对它的认知水平还不够,也就不能自如地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述。为了确认自己是否已经理解了学到的内容,经过苦思冥想之后,为了更纯熟地掌握,“教导”这一步必不可少。
高中时深刻体会到:“教别人的时候,自己反倒最能学到东西。”在上课的时候,老师讲解的很明白,自己也听得很明白,但是下课后有同学过来问时,给同学讲解时总会忘记一点两点的知识点,通过教别人自己巩固了老师讲解的知识,而这些知识在很长时间后还是会记得解法的。而当天没有同学过来请教的问题,过一段时间自己也忘记了解法。
怎样才能通过“教”的方式积极主动的学习呢?每道题都经过听课—讲解—回忆就会记忆深刻。
如同《怦然心动的人生整理魔法》和《小家越住越大》,书上的内容简单易懂,但如果不去实践,不去教别人自己就实践不了,然后自己就不会懂得如何去处理。
让家里的人担心,但是通过父亲所说的“教学”,我真的学到了很多。试着这样“教学”,不管自认为对知识理解得多么透彻,在这个过程中,也一定会产生疑问。遇到疑问时,我会对自己说:“稍微休息下!”然后停止“教学”,再次打开笔记本、教科书、参考资料,仔仔细细地重看一遍,找到自己理解不到位的地方,恍然大悟:“啊……原来这里我之前没懂啊。”我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加深对每个知识点的理解的。
在这里,我向各位读者朋友们强烈推荐高中时我自创自编自演的“一人教学”。在自己的房间准备教学用的黑板或者白板,而且如果有朋友听你讲,效果会比“一人教学”好得多,但是总拉个朋友听你讲课,时间久了对方一定会觉得烦。
那我就再给大家介绍一个对任何人都适用,也能达到“一人教学”学习效果的方法吧。
要把理解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将坂间老师讲的内容进行归纳总结,用自己的话,讲给以后的自己听,就相当于模拟了第四步“教学”的过程。
在自己的房间准备黑板或者白板,进行“一人教学”,很难找到每次都愿意听的朋友。而把学到的知识归纳在笔记本上,这种方式应该更容易些吧?你觉得呢?
为了以后着想,把当天所学的内容,用自己的话汇总在笔记本上,这么做不仅能锻炼自己整体把握事物的能力,还能提高第四步“教学”的效率,复习的时候也更方便。请大家养成习惯,在睡前拿出30分钟到1小时,汇总一下“今天学了什么”。这么做了之后,你会发现有前所未有的深入学习的体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