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素老师的语文教育叙事
![](https://img.haomeiwen.com/i12266650/f39fc73c381e3b3d.jpg)
听了特级教师薛老师的六年级语文课《藏戏》。
上课前给学生布置了预习任务,以预习单的形式,主要让学生积累、概括内容和提问,有了任务单的引导,学生的预习也就有了脚手架,大多数学生在抄写中积累了词语和句子,在概括中了解了文章的主要内容,也在提问中增加了思考的深度。
导入利用了京剧《白蛇传》的片段,这一部分教师没有占用上课的时间,而是利用了一点课间的时间,视频本身就很有趣,学生在课间边看边放松也能边增长知识,便于后面直接引出上课的话题——不同的戏曲形式。不过我们的很多学生其实并不生长在苏州,所以让他们说出苏州的戏曲形式,他们首先想到的事苏州评弹,苏州评弹属于曲艺,苏州有自己的苏剧,当然还有百戏之祖的昆曲,这一点我觉得教师上课的时候还是要明确一下的。
由戏曲形式再用一分钟视频介绍了藏戏。说实在的,在没有听这节课前我真的不知道有藏戏,短短的一分钟包含的信息量不少,比如藏戏产生的历史要远远早于京剧,藏戏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藏戏的形式种类也非常多。用最少的时间让学生掌握了最多也最直观的信息。
课堂的教学紧紧围绕学生的预习,由学生的积累任务引到生字词的积累、朗读和理解。由学生的概括引到课堂任务一,理清《藏戏》中藏戏的特点及其对应的课文段落。最后也是最为重点的质疑部分,学生问,文章开头三个问题仅仅是为了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吗?
老师也正是以此为抓手,将作者的写作目标和写作手法进行了重点的分析,最后还特别将主人公唐东杰布的人物形象做了重点的分析。
布置的任务是去了解苏州评弹并写出一个写作提纲。
给人感觉就是老师有条不紊,学生积极参与,教师板书清晰美观,学生的主体性也得到了体现。不足之处是,藏戏的具体形式没有得到直观展现,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缺少情境感,他们不知道我完成了这个学习任务后究竟有什么样的作用呢?布置的作业也有比较大的难度,没有搭好脚手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