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午,用了3个小时的时间,跟开产线一个产品经理进行了深入的非正式沟通。本次作为计划流项目的第二个模块的摸底,让我看到了、知晓了不一样的东西,价值很大。
对研发制单而言,主要流程包括:方案解读→物编申请→BOM编制→报批发布→图文编辑(结构、电器、二次),下面将按流节逐步展开。
1、方案解读:主要目的是对订单技术方案的解析,一边面向客户、设计院,一边面向内部的售前,供应链及降本管理,对多方需求进行整合。
这里存在的最大的问题是需求多,复杂度高(不停打反审,反复沟通、校对)。因技术引导不足,80%订单存差异(在SKU专项中,2个人历时1个月梳理了700个标准化方案,在接收新订单后却一个方案都不敢用),不仅如此,还存在需求过度解读的问题。
7步8要应该是对新品的技术解读,不适用于研发制单模块。解决这个复杂度的关键在标准化,且这个标准化是代表公司技术实力的标准化,不是基于管理对多方需求的理解及细化。
产品经理提了一个很好的思路,对项目分类,小项目等用我方的技术协议与对方进行签约,重技术引导,树立市场地位和品牌形象。
谈到这里,顺带聊了下市场感知与品牌形象,出人意料的是,站在产品经理的角度对售后团队认同度高,认为我们的客诉闭环机制,在市场上赢得了一定口碑。如果他是买方,会因为售后的感知而愿意买我司产品,这也是当前我司竞争力的表现之一。同时,也是我们21年初对ITR流程探索带来的实际价值。
2、物编申请:当前,我们对物编的管理复杂度较高,主要表现在2点:
一是所有物料的新增都要报批,流程审批1-2天。
二是对物料编码没有进行分类管理,就连一个橡胶圈都要走审批流程。有一个观点对方很赞同,也是Z导师之前讲过的,与其管控物编数,不如管理标机数。对方有一个对标,在他之前的公司,新物料的申请,只需要几十分钟,而我们需要1-2天,过程无效等待多。
3、BOM编制:同样的道理,缺少标准,缺少沉淀。且这种沉淀不能创造价值,这是作为产品经理最苦恼的地方。如果我们的SKU可以搞好,不仅可以提高制单效率,也可以降低差错。
4、图文编辑:当前的3维设计,从价值上来说,体现并不明显,它更多地适用于研发新品的开发和非标订单的3维模拟,如果常规订单采用3维设计,会大大降低制单效率。
综上,和我们之前对研发制单的理解偏差不大。除了分层级管理、需求前置外,好像并没有太大的价值点,于是,我结合昨天对计划的摸底,企图从管理的维度再切入:
1、基于价值链、对交期管理的理解:对方提了一个很有意思的想法,即我司合同签订过程中,对客户订单的履约,在合同上应该是:至技术交底完成后X日内交付,而不应该是合同签订后X日内交付。
这里有个最大的问题,会从源头上打乱节奏,导致后端交付压力大,且这种交付压力没有有效传递给客户。对标同行业,大多数企业都采用这种签约方法,可借鉴。
同昨天给计划的校对一样,认为应该在技术交底完成后下单,这样不仅研发可以前置动作,采购可以前置备料,生产也不会太过紧迫。因此,我们的售研前置项目,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大家这种认知,都知道前置的价值,但是前置到哪个点?没有建立基准和一套有效的机制。
2、对研发差错的认知:差错多的核心一方面是需求多、乱;另一方面是内部体系倒逼的结果,未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制单,会受到计划员的效率考核。
因此,设计人员权衡利弊后,会优先提交一份质量不高的BOM及图文,后续再完善,因此不可避免会产生差错,这是内耗的结果。研发同事甚至总结出针对不同计划员的不同沟通术,不同人员、不同问题的应对术(车间暴问,及时到现场,同现场班组长搞好关系,及时整改,掩盖问题)。
再就是技术标准的沉淀不足,这也是差错的根因之一。虽然我们有点检表,但是与实际业务中,并不适用,因为是人工点检,反而效率低,这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地方。
3、对研发设计产能不足的认知:设计人员只想专心制单,往往时间却浪费在价值链大量的需求、异常对接上。内耗重,加班多,在业内口碑较差,因此人员招聘难。
另外一方面,忌人员的更替,更替越频繁,制单质量就会越差。在这里,我询问了他怎样带研发新人,他只讲了3个词:上进心、责任心、耐心。
不仅对研发人员,对我们来说,也何尝不缺这3心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