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侄女打电话来,说二中通知让她去上班,问我她去不去。我一愣神,这有什么好犹豫的吗,二中是我们这的顶级中学,是学生们削尖了脑袋都想进的名校,在那教学不仅意味着,自身很优秀,而且那得资源丰富,个人成长也很快啊!
可是侄女说她很纠结,想让我帮她出出主意。纠结的原因是第一她在此之前,已经和我们这一个也很不错的私立中学签订了协议,还教了五千元的押金;第二二中虽然通知去上班,但是二中说去了以后编制问题解决不了,福利待遇这就会有点落差,相当于学校自己聘请的代课老师!
以我的认知,我觉得我给侄女拿不出什么好主意,我只是根据我肤浅的认知说出我个人看法。我侄女面临的情况是:
第一自身的第一学历并不突出,只是一个普通大学毕业,教学经验不足,没有完完整整的带过一轮高中,去二中,她的压力会很大,知识层面会有力不从心的感觉。当然有得有失嘛,她倒逼着也会成长的很快!
第二:她明年要结婚,按我们传统观念,结婚就要怀孕生子是一件按部就班必然做的事,如果去二中,没有保险等福利,她的精力一旦达不到,她就会有被离职的可能,那么,离开二中再去找工作,她往好点的学校走,也就是去她现在签协议的那个私立中学,当然这排除了她去考编的路径(她考过三次,总是再面试环节离录取差一个名额,以至于她感觉很沮丧)。
第三:我们抱着无限希望去的二中,说是借助这个平台,来提高自己的能力,提高自己的身价,其实我想基于前面两条原因,她在二中,要想达到想要的目标,那付出的不是一般的努力。努力过后,还是在二中代课还是出来去新东家,在二中平台不错,收入不高,去新东家还是兜兜转转进现在签协议的这样的单位。
第四签协议的这个私立学校,她有好多同事朋友,都说学校不错,待遇丰厚,工作量适中,而且是一个集团式的学校,教职工的子女免费就读,同时给员工提供各种培训进修机会。
这样的分析,我觉得还是进死私立学校吧!
我不不知道,这样的选择是对还是错,这是我个人的想法,我这样的选择会不会后悔!你看我自己都不确定我自己的想法,我不知道能不能给侄女正确的引导。
跟侄女聊完后,我就在想为什么我们面对选择的时候,纠结犹豫不决呢,是什么影响着我们的选择呢?
我自己认为是生活的环境与自身的格局!
从小到大,我父母就对我们常常说的话,是安安稳稳的比什么都强,哪有那么多好事轮着你,别整天这山望着那山高瞎折腾。你看看,这不就是一种暗示嘛,我们朴素的思想,就是朴素的认知的反应,可是年级小的我们不懂这话的意思,年纪大的父母不给我们过多的解释,我们就理解成了,别整天瞎折腾,好事不会在我这发生,于是我们就小心翼翼的,时刻提防着坏事的到来,到头来形成,一遇到事情,就在想是好事还是坏事,好事的话凭什么落我身上了,不会是不好的事吧!各种的猜疑就在脑子中轮番上演,最后就说算了吧,找安稳的保险的事吧,这样我还有安全感,还能掌控!你看看你生活的环境,或明或暗的影响着你的发展走向!
第二是认知的格局,是啊这些都跟我们的家庭有一定的影响,家庭条件不是特别好,而父母是靠出卖体力糊口的,每一分钱都是汗珠摔八瓣才有可能换来的,所以他们爱钱,珍惜钱。我们后辈也会觉得父母不容易,钱不能乱花,所以我们就禁锢着自己的欲望,只要满足了需要就可以,我们就会省着花钱,我们也就会以钱才多少,去选择自己的工作,很少放长远目光,去投资五年后的自己,十年后的自己,甚至更远的未来!我们不精致,我们只想自食其力,然后分担家庭的重担。这样有这机会会错过,有些机会因看不清或者说看不远而错过!错过后会后悔,我当初怎么……
第三就是错过后我们的想法,认为是命运的使然,因为错过的多了,我们细数过往,觉得这样的事情经常发生在自己身上,那自己就是这样的命运吧,既然我的命运就是这样,那我面对选择的时候,我就得选择保守点的,不能再让自己错过!
那怎么破这样的循环呢?我现在就在试着用我的想到的方式自救,目前正在践行中:
第一改变自己的固有的思维,去多融入新圈子,看看他人的生活,然后带去分析,他人的选择,暗问自己几个问题:如果是我我会怎么做?我这么做跟他比较,好在哪里,缺点在哪里?
第二立即行动,不给自己后悔的机会,行动最治愈郁闷。行动才能发生改变。选择了就认真对待,就认为自己的选择是最好的,然后就按选择的选项,立刻做出自己的动作。
第三多读书吧,读书可以丰富认知,可以打开眼界,可以观万象体百态之感……最后形成自己的认知。
第四节利用心里暗示,想想美好的事情,也就是利用自证性预言的力量,把认为父辈不太好的影响去除掉。相信相信的力量,相信会有美好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因为自己知道一个词叫做心想事成,那就先想,然后事成,相信自己有能力创造自己美好的未来生活!
人生没有完美的一天,解决一个矛盾就前进一步,矛盾是解决不完的,所以我们进步的空间是无限的,每个人的路还会有很长,放平心态接受并爱上当下的选择,告诉自己:自己的选择就是最好的,这个选择将是后面旅程的一个光辉开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