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一旦谈起了吃,就眉飞色舞了起来。
如何在外地过活的同时,又不失真正河南人生活的本色?是对着手机屏幕关注着家乡的新闻,还是坚持回答别人问题时用 “中” 代替 “可以”?当两个身在外地的河南人相遇的时候,事情突然就变得简单了起来。
我们游完泳后饥肠辘辘,有一搭没一搭地聊着过了保鲜期的新鲜事。突然一个人说道:“我记得有一家烩面馆做的不错。”另一个人立即问道:“在哪儿?”回答:“不顺路,过了你家几个地铁站。”接下来的回答极其重要,是不是河南人就看这一句。
当提到好吃的烩面,正确答案永远是一个字:中。
两个人拖着疲乏的双腿和快要抽筋的肚子走出地铁站,远远地望到远处闪亮着两个大字【烩面】,一切的疲惫就全都烟消云散。
我完全不记得从地铁口到面馆门口的这几百米路是如何结束的,只记得在店门口扫了一眼,就发现了一个小伙子在炉火旁和面做烧饼。在我的印象里,好吃的烧饼一定是要炉火烤出来的,电炉是对烧饼的大不敬,烧饼一定要是只有一面抹了油撒了芝麻的,这一面烤出来酥香,另一面得是不加修饰的,嚼起来甜美。
这时候,嘴里头不自觉地秃噜一句 “来一个” 的同时,左手也不受控制地从右侧裤子口袋摸出手机,扫码付款,这一切一气呵成,慢了半点就会觉得愧对了肚子也愧对了烧饼。
烩面馆的面积一定不能太大。经过我多年的演算推导,发现面馆的营业面积和面的好吃程度有一个极其复杂的换算公式:
X+Y=1
X>0, Y>0
X=面馆大小,Y=美味程度
这家面馆的营业面积就刚刚好,不会大到师傅可以在你面前扯着面叶表演花活,而是在厨房专心揉面。下单的人列成一队慢慢趋近收银台。右面是凉菜和小吃:道口烧鸡、凉拌牛肉、水煎包、胡辣汤、大骨头、肉包子......
我们的目标是面,一屉焖面和收银台才能点得出来的羊肉烩面。
下单不多久,传菜员就把面送至桌前。鲜白的羊肉汤,两手指宽的劲道面片混着羊肉,上面撒着一丢提味的香菜,要有鹌鹑蛋,要有豆皮丝。取来一小碟辣椒油放在旁边,浓香的原汁烩面还是飘着红光的辣香烩面,我们允许你自由选择。
焖面用竹屉焖制而成,面条里面杂着肉和豆角,还有黄豆芽。不同于传统面食的加工方法(煮或炒),焖蒸带来的是面食的另一种别样口感。
先别着急动筷,古人云:“要有糖蒜”,于是世界上便有了糖蒜。经过醋和糖的长时间腌渍,生蒜少了几分呛人的冲劲,多了的是香甜的后味。糖蒜多汁,剥的时候要注意对桌人的感受,避免滋到对方。我有一法,献之于你:因为长时间的腌渍,蒜瓣和蒜皮早已面和心不和,不必大费周章也能极轻易分开,这时可以用牙齿掐着蒜瓣的中间位置,轻轻的截断,断掉的蒜瓣会冲破蒜皮的层层阻碍伴着蒜汁跃进口腔,而这同时,蒜皮早已成开口状,剩下的一半蒜瓣也容易逃离。
糖蒜既已入口,接下来就可以大口吃面了,刺溜刺溜的声音填满整个面馆。就这样,糖蒜就面,等待童年从舌头上回来。
来之前的疲惫和饥饿在这一刻全部化为乌有,席间只有满心的欢喜和满手的蒜汁。我们分享着记忆中小时候的河南美食。
我们不谈瘦身之路的酸辛,我们只说下次什么时候再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