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天地史话
盗墓考古利器洛阳铲,形状样式材料各不相同

盗墓考古利器洛阳铲,形状样式材料各不相同

作者: 天地史话V | 来源:发表于2019-04-15 08:17 被阅读1次

    作者:海宇宁

    前些年,伴随着《盗墓笔记》《鬼吹灯》等一批盗墓小说掀起的探险热潮,人们对洛阳铲产生了很大兴趣。殊不知,洛阳铲大多都是定做的,根据各地土壤和墓葬形式的不同,洛阳铲的形状、样式、材料各不相同。

    马蹄铲:“洛阳铲”最初的叫法,因其形似马蹄而得名。马坡村人李鸭子打出的第一把“洛阳铲”,就称为“马蹄铲”,马蹄铲也是第一代“洛阳铲”,与现在第六代的“洛阳铲”有较大差别。

    瓦铲:因铲头呈“U”形,像过去的房瓦,马坡村人形象地称之为“瓦铲”。民国时期河南大学校长王广庆先生在《洛阳访古记》一文中称:“近日掘古物用器,名为瓦铲,重七八斤,铲端铁刃为筒瓦形,略如打纸钱之圆凿,围径约三寸而缺一口,后施长柲,用以猛刺土中,土自铲心上出,顷刻之间,凿穴深可寻丈。”

    瓦垄铲、瓦垄锨:意同“瓦铲”。

    筒铲:亦因形似而得名。在苏北一带称“筒锹”,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业学大寨”运动中,曾在全国推广,因为比一般的铲子贵许多,所以当年手头拮据的人家买不起,需要时便去邻居家借用。

    搠铲:“搠”的意思是扎或刺,此铲名应该因使用方式而得来。如今在洛阳马坡一带,一些老人仍把“洛阳铲”称为“搠铲”。

    搡铲:这是“洛阳铲”在马坡最流行的叫法,至今仍是。“搡”是洛阳一带常用方言,意思是“用力推”,“搡铲”一名得来,原理应该与“搠铲”一样,但发力的方式不同。

    爽铲:因为挖土利索,很爽,故有此俗称。另一种解释,可能“搠”、“搡”、“爽”三字,在洛阳马坡村一带人中间发音相近,外地人听起来都是一个“爽”字,因此称“爽铲”。

    双铲:应该与“爽铲”一样,因与“搠”、“搡”谐音而得名。已故的中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考古专家傅振伦在《七十年所见所闻》一书中说到“洛阳掘墓人”时,有这样的文字:“掘墓工具有铁制双铲,俗呼阳窐或洛阳铲,状如半瓦。”

    捣窝锨:盗墓贼中间的称呼,最俗气。此铲可以准确地找到古墓,挖到老窝,确有直捣黄龙的味道,也最形象。

    杨林铲:因匠人而命名。杨林是洛阳康乐巷边白杨沟的老铁匠,杨铁匠打的“洛阳铲”钢火好,铲口锋利,带土量大,磕土利索,在探工中有良好的口碑,“杨林铲”因此叫开,一度有“宝铲”的美誉。1954年,苏联专家曾从洛阳购买一批“杨林铲”带回欧洲,“杨林铲”从此声名大振。

    探铲:又名钻探铲。这是最准确的定义和名称,名副其实,算是“洛阳铲”的学名。考古学文献中提到“洛阳铲”时皆称“探铲”;这一名称现为盗墓贼接受和认同,当地制造“洛阳铲”的作坊,也一律都叫“探铲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盗墓考古利器洛阳铲,形状样式材料各不相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dyw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