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之前和顺路载我回广州的大哥说的,到从化就是想找个地方安安静静干干活。
田园风光,乡野风情什么就不赘述了。囿于钢筋水泥格子间的城市人于其间总有所得。
几个月前就想到西山村一游,和西山老谢聊聊天,看看乡村建设的可能性,农村是否可以保持自己的一部分特色不被过于异化来走出一条道路。实际情况还是比较悲观的,离开农业的农村谈何保留特色,而目前农业是低利润,重劳力的产业,有多样化选择的情况下,农业从来不是优选。西山村目前农田面积占比还很高,它作为一个乡村旅游的场所的原因之一正是它的欠发展。这是个很大的课题,说多了就驾驭不住了,就此打住。
“它山之石”
在西山村的几天和谢爸爸呆的时间比较长,作为一个没怎么干过农活的农村人,我真实体会到我身上欠缺了一种农村人或手工艺人的灵巧。本来相对来说,我自己干活已经是不挑活的了,该做就做,也常常和自己强调有问题就有方法。但在谢爸爸和老谢面前还是只能自愧弗如,油烟机、竹椅竹桌竹弓箭、焊铁门接水电、做秋千、带灶的推车,基本能想到就能做出来。而我对于这些事物的第一反应是这怎么弄,搞不了吧,这些技能其实试一试也能做,花费时间和完成效果因人而异而已,并不是说什么绝对做不了的事情。很多情况下人是被自己的思维限制住了。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一个分工越来越细化的过程,从技能上来讲,人会越来越异化为一个零件,实现某些功能,互相依存。所以很多时候会发现,我们这代人(90往后数)的父辈往往有比较丰富的生活技能,而现在的80后父母大部分会将生活上的事务外包出去,钟点工,保姆,水电工。这是社会发展的一个阶段,但我始终觉得,除开自己的职业外,参与一部分的劳作对于人来讲是很重要的。之前参加一个论坛的时候,听到一个校长在讲(他是儒家的),他曾经花一两年的时间去耕作,觉得收获很大。当然,真正的田园生活是很辛苦的,不要想着归田园居是什么轻松潇洒的事情,只不过适当地体验就是它山之石。《大学》里说格物致知,其实这位校长的格物致知就是自然教育,当然这要比我们平常讲的自然教育要更宽广一点,植物的生长规律,整个耕作的流程其实是可以映射到生活中来。而且因为你的身体参与进去了,不是单纯以逻辑去思考,收获会更全面更深刻。在逻辑层面上接受的往往是显性知识,而在劳作或手工制作的过程中获得的更多的是可以融入你身体里的隐性知识。
“文”与“质”
西山村里有个养正书院,国学学校,说实话这是西山村吸引我的一个重要因素。遗憾的是去的时候是休假期间没有开门,没能到书院里体验一下。
不过在另一个地方倒是看到了同样让我感兴趣的关于教育的项目。
西山村的亲子游,或多或少家长是想让孩子体验一下农村的环境。在我看来这是家长参与到孩子成长中的一种很好的方式。在我见过的城市家庭里,小孩子总是被要求干干净净的,家里也会营造一个绝对安全的环境,这是一种保护同时也是一种束缚。现在家长扮演的的确更多是监护人而非引导者。
中产家庭的小孩过着的是相对精致的生活,其实杂粮更养人,精米的营养价值并不高。
“文”是后天的东西,“质”是先天的东西。以目前信息的泛滥程度,小孩子越来越早熟,他们懂比以前我小时候懂的东西多太多了。很快他们就到达了文胜于质的阶段,童趣没有了。在加上城市的生活环境,现代生活什么东西都是现成的,只要买就有,亲自动手创造的机会少之又少。那种与生俱来的灵性消磨得很快。
家长和小朋友一起创作一起解决问题的情况也很少,家庭教育重于学校教育,目前的学校职能更倾向于教书而不是育人。这种情况下家长应该更积极地参与到小孩的成长中。
一起下地,一起扎稻草人,一起参与到拔河这样的集体活动里,教导小朋友使用平时可能根本不让碰的砍刀锯子,这样的体验在我看来是可贵的,能够切实感到关系更加融洽。在这种过程中无言的教育要胜过平常的耳提面命。而非知识性的教育也更能让小孩发挥天性。
西山3日游,自己也安安静静干活了,也认识了有趣的大朋友小朋友,看到一些不一样的东西。
不虚此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