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5日凌晨1点,著名女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钱钟书夫人杨绛去世,享年105岁。这条消息比各大门户网站、社交论坛更早大面积传播的地点毫无疑问又是朋友圈。
朋友圈的文艺青年犹如雨后春笋般冒了了出来,或转发一条东抄百科西抄传记拼凑出的推送,或写上一句“你的问题就是想得太多而书读得太少”来祭奠杨绛先生,或摘录《一百岁感言》、《我们仨》等作品中的一小段文字,或手写几句先生的词句或拿出一本崭新的先生的书拍照。
而朋友圈热传的《一百岁感言》,一段干巴巴又汤汤水水的话,还敲个回车装现代诗,最后却被媒体证实并非杨绛先生所作。
先生的离去固然使人神伤,但更让人神伤的是她的离去成了众多人装逼的工具。
且不说这段文字与杨绛先生素来的淡定从容自由有很大差距,其中2个「到最后」的重复以及贴吧手写体,都明眼能看出在假冒伪劣。然而朋友圈跟风悼念的人哪里管真假,先转发了再说。
有人要说了,难道不通读杨绛先生的所有著译作品就不能悼念了吗?
当然可以悼念,为杨绛先生的声名、地位、长寿,为你零星从课本、网上看过的一点儿她真正写得好的文章,为她和钱钟书先生一家人,点个蜡烛,就挺好的事儿。
但也请先了解下杨绛先生的为人以及她的文字,而不是随意在网上转些鸡汤,转一些远远远不如她文字的话来悼念,这是对杨绛先生的草率和不尊重。
也好像已经习惯了,一个名人去世或诞辰忌辰,众人集体转发哀悼怀念。从早前的迈克尔·杰克逊,到乔布斯,到每年愚人节对张国荣的悼念,到保罗·沃克,甚至到科比的退役,都引爆着一次又一次朋友圈的刷屏。
从没听过MJ唱过歌的人也可以如丧考妣的说「我家小迈迈真的是好惨啊」;没用得起iphone4的人也张口就来「晚上看到乔布斯死去的消息,我哭得眼睛都肿了」;对张国荣的电影、主要流行歌曲一无所知的人也每年愚人节点上一支蜡烛「愿你已放下,常驻光明中」;速度与激情123456都没看过的人也得去电影院贡献票房,回头晒个票根感慨下保罗的早逝;而科比的退役,见下图大水牛哥。
跟风并不是坏事,媚俗也不是,如果在这一次次的转发之后,愿意去了解他们背后的故事,去接触他们写的书或者唱过的歌或者打过的比赛,开始真正的喜爱他们,也未尝不是一件幸运的事。
但大多数或许真的如杨绛先生所说,跟风的人的问题就是蜡烛点的太多而书读得太少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