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助教会上,我记忆最深的四个点。
1、所有人都是没有问题的。
不以问题的视角看待孩子,我喜欢这种后现代的叙事的视角。人不等于问题,她只是在经历这个问题,但是他并不是问题本身。当人和问题分开,人就有力量去面对问题。
2、发现他(她)独特的部分。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部分,有些人唱歌很好,有些人跳舞很棒,有些人责任心很强,有些人很温暖,有些人组织能力很强,有些人饺子包的很好,有些人足球踢的很棒,有些人很能走路,有些人很敏感能够感受到自己的情绪。。。
不要以主流价值观,去评判,论断,指责孩子,而是去欣赏、看到孩子;不是去看孩子没有什么,而是看他们有什么;不是看他们没做到什么,而是做了什么。
比如说我。助教会之前,准备物料的时候,我负责在每个人的背包上写名字,是我主动申请的,我来。这就是我的独特的部分,我喜欢写大大的字。
按照每个人的名字,用粗粗的笔,在背包上写下每个人的名字,我觉得好开心,写完之后还被大家看到欣赏说字写的潇洒,好看,心里又觉得很幸福。
3、担心是没有用的。
这句话是我当时记忆最深的一句话,我带着很多的担心,担心自己能不能做好,能和孩子深入接触吗?孩子这么多,我第一次连续七天和孩子在一起,会不会很吵,我会不会崩溃掉?。。。。。。
当浩然老师这句话出来之后,我无处安放的忐忑的心,一下子安定了下来。是啊,担心是没有用的,那就过好每一个当下,活在每一个当下,直面当下,感受当下就好了。心在一刹那之间,就安稳了。
4、支持放弃。
坚持是很好的品质,同时我们支持放弃。我们是非常支持放弃的,按照孩子的节奏,不一味的让她加油,坚持,扛下去,而是陪伴和支持他可以放弃,放弃也是很美的。
开完助教会,助教自由组队,每个助教团队自己准备节目,明天40位小朋友自主选择助教。然后就散会了。
开营舞蹈
会是散了,我们的任务才刚刚开始。听到任务的第一瞬间,我再次紧张了起来,这个紧张是担心,万一没有小朋友,或者小朋友很少怎么办,岂不是很丢人。带着这个担心,和同组的助教老师一起商量,我们要如何出场,感谢陶子老师为我们提供建议,说她的儿子很喜欢海草舞,我们几个开始在抖音上找海草舞的视频,选择了一个看起来比较简单的,我们回到房间,几个人聚在一起开始排练。
时间短,任务重,我们几个又都不是平时就会跳舞的人,商量了对策之后,我们最后决定,就群魔乱舞了,我们也不要固定的动作和舞步了,到时候,音乐起来以后,邀请现场所有的老师和学员们一起嗨起来,就是了。
第二天一早到教室,我们几个就开始准备着,等到开始助教表演节目的时候,我们几个把音乐调整出来,就开始乱跳了,现场有很多的小朋友都熟悉这个音乐,开始跟着哼唱起来了。我们开始动手邀请现场的老师和学员一起进入,有很多的大朋友和小朋友们开始和我们一起动了起来。
当我开始乱跳起来,身体越来越放松,和孩子们一起嗨,一起跳着舞,一起享受那份自由和跳动,我喜欢这样直接的表达,没有好坏,没有对错,没有优异与否,只是跟随着音乐,让身体自然的流动,可以狂野,可以温柔,可以放肆,我喜欢这样无拘无束的感觉。
那一刻,有多少人选择并不重要了,因为我在这个过程中享受了音乐和舞蹈的乐趣,整个人一下子放松了下来,有多少就是多少,每一次的相遇都是灵魂的缘分,安心的等待有缘的小伙伴儿一起来就好了。
过程比结果重要
在成人的世界里学习的【过程比结果重要】这件事情,却在孩子们的世界里深切的体会和感受到了。
如哈克《做自己,还是做罐头》这本书里,所说:如果眼光只是停留在成败对错的结果端点,我们很难快乐满足。
眼光要停留在哪里呢?眼光,其实无法从成败对错那里移走的。
为什么?因为,我们都是凡人,我们当然会在意。
那怎么办?关键就是眼光停留在哪里。
除了关注结果以外,要记得也可以好好的停留在【用心准备】的过程里,这也是【并存】的概念——是的,我在意成败;是的,我也享受过程。用心准备是一段,看结果揭晓是一段,因为即使没有顺利成功,用心准备的过程里,喜悦与满足并没有打折。
和几位助教老师小娟老师,包老师,晓红老师以及我们的观察员陶子老师,从相识到熟悉,一起编排,一起想办法,一起搞笑,一起重回少年心,一起跟着音乐嗨,抛去成人的束缚,回归孩童的状态,这本身就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
当天现场邀请所有的人一起跳舞,一起嗨起来,一起海草舞,放松自在的享受这一段时间,这也是一件让人身心愉悦的事情。在这些用心准备的过程中,大家一起共度的时光,本身就是无价的美好。
最后有11个大朋友和小朋友一起奔向我们的队伍。当我的双腿,双手和身体,被孩子们一拥而上,紧紧抱住的时候,瞬间被她们这么热情的表达爱到,暖到心底,写下这段文字的时候,鼻尖还微微酸涩,身体仿佛还能够感受到,被他们抱住的感觉,这是我第一次被这么多的孩子如此紧紧的环抱着。
用心准备的过程里有平静,用心准备的结果又被看到,这样的平静与看到的并存,我们称之为【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