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让我们难忘的是什么?
(一)
期 待
春节特色:吃、喝、玩、乐、放鞭炮、穿新衣

我生于70年代初,那个时候物质还是很困乏的。大多数人在大多数时候能吃饱就已经算很不错了,谈不上什么吃好,所以过年是我们的一种期待。平时想都不敢想的好吃的:花生,瓜子,栗子,糖,煎饼,麻花,小年糕……

大人们会想尽一切办法满足小孩的各种愿望,毕竟一年才一次,“过年了嘛”。
在我们村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姑娘要花,小子要炮,老头要毡帽”。大意就是说过年了每个人都要见见新的。

因此从腊八之后,家家户户都扫房扫院,买花买炮,碾米轧面。二十三是小年儿,小年之后年味儿就更浓了,宰公鸡,做豆腐,走油肉,炸丸子,买窗花,贴对联儿……

每个人都精气神十足的期待着——过年。
小时候春节让我们难忘的是——期待——特别盼着过年!

(二)
亲 情
2000年的时候,就差两个月就过年了,可是我的大哥去世了。
年还是照样得过,可是过着心情不同了。还是像往年一样准备着,该有的都有了,可是我的哥哥却没有了。年夜饭准备好之后,看看母亲,双眼上蒙着一层泪珠……
从那一年起,过年让我难忘的是亲情,每逢过年都会到自己的亲戚家去看看,或者是把他们都请过来聚聚,毕竟是时光匆匆,又一年了嘛。
(三)
学习和成长
春节年年过,今年大不同。
今年的春节是我最难忘的一个春节。
初二开始,亲戚们就都开始走动起来,拜新年啦,串亲戚啦。我家初二就来了15口人,好不热闹啊!我照着小红书上做了几道以前没做过的菜,孔雀开屏鱼,蒜蓉粉丝虾……大家开开心心的吃了起来,席间姐姐看我学做菜,跟我们说了的一番话,先是引发了大家的大笑,然后就是每个人的沉思。
姐姐有两个儿子,两房媳妇,4个孙女。平时他们都在外面工作,很少回家照顾4个孙子的重任,自然就落到了姐姐的身上。姐姐也是尽心尽力,任劳任怨,精心呵护,一家人过得其乐融融。
然而就在年前的几天里,发生了一件很不愉快的事。晚上饭后姐姐和她的儿子聊微信说了几句家长里短的话,然后儿子给他发了一个红包,接着发了个“@刘玉萍”,然后说到“妈一年到晚的辛苦,我给您发个红包吧!”
这本来是件很开心的事儿吧,姐姐却勃然大怒,直接语音回复道:“你这孩子怎么这么没大没小的?我是你妈,你还敢直呼我的名字,你给我个破红包就得点名道姓儿的,你是不是还想叫我小名儿呢?”
一边说一边儿还觉得自己委屈,竟然哭了起来。儿子急忙的解释说“@谁”指的就是跟谁说话呢。可是当时姐姐怎么也转不过这个弯儿来了,儿媳妇劝她也听不进去,姐夫就更劝不住了。一气之下自己关起门来谁都不理,生上闷气了。
把他的儿子急得没有办法了,只好从北京赶回家来给妈妈赔礼道歉。这篇儿才算翻过去了。
其实那天饭桌上姐姐说出了她的心里话, 她之所以到屋里面去不再出来,那已经不是在生儿子的气,而是在生自己的气生自己无知的气。她说:“可得学习了,再不学习,我就落伍到不配哄孙女了”。
我无语,其实整个春节亲戚走动期间,我发现了好多类似的事情。

这是今年春节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最难忘的一件事——要学习,要终身学习,这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