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王通的河汾设教

王通的河汾设教

作者: 70cca2a5ea84 | 来源:发表于2018-08-16 14:13 被阅读18次

    龙门山人的博客

    王通的“河汾设教”

    2011-02-21 15:04阅读:596

    作者按语: 在龙门大地上,历史上被称为三代设教之地。其一是春秋战国时期卜子夏的“西河设教”;其二就是隋末王通的“河汾设教”;其三是明朝薛瑄在河津老城“南书院”的设教。三位都是中国历史上具有很大名气的人,在龙门开坛设教,教书育人,传播儒家文化和儒家思想,对当时的历史起到了举足轻重作用。正是因为他们播洒火种,薪火相传才是龙门的文化生生不息,代代繁衍,龙门的文化通过三次设教显得熠熠生辉,闻名天下,因此龙门历来就有“西河桃李满天下”之说。

    正月十六怀着对三代“圣贤”之一王通的崇敬心情,驱车前去王通故里去搜寻这位隋末大儒的痕迹,探求和了解这位大儒留给后人不朽哲理。王通庙坐落在山西省万荣县通化镇东南丁字街东边,庙前是座星星山,门前矗立着“王文中子故里”石碑,进入庙门映入眼帘是松柏苍萃,绿带成荫;院落有方,布局合理;建筑宏伟,错落有致,使人感到既庄重又肃穆。正殿门额上书有“道不在位”四个大字,门旁两侧书有对联“教衍河汾门罗将相,道存子集名著隋唐”一副。殿内塑有王通、王绩、王勃祖孙三人坐像。来到圣人之地,虔诚地烧了香叩了头表示了对他们的敬意。王通庙全庙面积1500平方米左右。此庙建于宋代,距今有800余年历史。多年来,王通庙作为展示“河汾设教”成果与业绩,吸引着四方人士前来瞻仰。

    一、王通的生平与长安之行

    王通,字仲淹,号文中子,(生于公元584年——卒于公元617年)儒家思想的继承人和儒家文化传播人,隋末唐初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文学家,有隋末大儒之称,卒后被谥为“文中子”。祖辈是山西祁县人,北魏迁河东郡龙门县(今万荣县通化镇)。王 通出生于书香门第,其父王隆,字伯高,曾任铜川令(今山西省忻州市),深有学问为儒林所推崇。其兄王度,隋大业年间为御史,芮城县令, 曾经参加修撰《隋书》,著有小说《古镜记》。弟弟王凝,字淑恬,曾经任太原令,撰《隋书》未果。另一弟王绩,隋大业年间孝廉,因酗酒辞官退隐,自号东皋子,时称斗酒学士,有《醉乡记》、《五斗先生传》、《祭杜康新庙文》等作品。 王通生有二子,长子福郊,次子福畴,(“初唐四杰”王勃的父亲)其二人后来在学术上都有很高造诣。王通幼年天资聪慧智商超人,少年时期就拜稽夏学《诗经》、拜忠华学《易经》、拜关子明学《礼经》、拜李育学《书经》、 拜霍极学《乐经》使之达到融会贯通。青年时期就学有所成,王通便以“圣人”自居。二十岁那年云游长安,在有名的大臣薛道衡、杨素的推荐下,觐见了隋文帝并且提出治国方略《太平十二策》。隋文帝见王通举止文雅,行为端庄十分高兴,夸奖说:“天以生赐朕也”。王通分析了形势,总结了历史经验教训, 当隋文帝问到具体方略时,王通答到“得人才者得天下,施仁政者安天下,顺民心者定天下,公而忘私者昌天下,刚柔相济顺乎自然治天下,田不荒废民不缺货不堵塞富天下,选贤任能合天下,贤臣当政民富国强稳天下, 功过分明赏罚严明统天下,精兵简政居安思危康天下”。对于王通的文才隋文帝十分赏识,便任命其为蜀郡司户书佐,后为蜀主侍读。后因朝中一些人质疑和反对,他的雄才大略未被统治者采用, 王通带着失落和不满离开长安,后来在《东征之歌》说到:“我思国家兮,远游京畿。忽逢帝王兮,降礼布衣。遂怀故人之心兮,将兴太平之基。吁嗟道之不行兮垂翅东归。皇之不断兮,劳身而飞”。这种怨气得到充分体现。不长时间隋文帝又两次召见,都被王通以病为由予以推辞。王通说“通有先人之敝庐,足以庇风雨;薄田足以供粥;读书谈道,足以自乐,愿明公正身以治天下,使时和年丰,通亦受赐多矣”。拒绝为隋朝统治者服务。

    王通在回家的路上,看到官场腐败,民不聊生,便想到这个腐朽的朝代即将灭亡,新的朝代在不远的将来就会出现。所以,他就萌生了为新的政权培养一批杰出人才的想法。

    二、王通的“河汾设教”

    王通的家乡座落在素有黄河天堑之称的龙门 ,此地乃大禹治水后扬名华夏因而又称禹门。“鲤鱼跃龙门”、“大禹治水”、“卜子夏西河设教”等精典故事发生在这里。况且,依山傍水,风光旖旎,因而是块“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宝地,由此他把家乡龙门县作为绝佳设教之地。

    设教的地点就是当时的龙门县城。(今河津市米家关村南,汾水经城南向西入黄河,故称“西河”)由于隋炀帝无道,战火四起他又离开县城迁移到现在的山西省万荣县集贤村。后来又迁至吕梁山南端黄颊山“白牛溪”。(河津市以北二十公里左右处,具体位置是沿着佛峪口上行数公里后攀行而上,此地山路险隘难行,到后可见当年王通讲学之地“文中子洞”,其洞深3米,高2.5米,东西长20米,门上刻有“飞云洞”三个字), 其中在“白牛溪”影响最大。当年,王通隐居此处十年有余,在此期间,专心著述,潜心授徒。他对《六经》进行重新修订。 王通“河汾设教”数十年,由于倾注心血, 加之他的教育思想符合现实,培养思路志在兴国运、倡兴邦。因此,声名远扬,引得四方学子前来求学,其门下弟子多时达数千人, 比较有名是杜淹、李靖、房玄龄、魏征、陈叔达、董常、姚义、薛收、贾琼、窦威等人,这些人后来都成为大唐名臣和社会名流。有关房玄龄、魏征等是否求学,历史上争议很大。比较可信的是王通之弟王绩及其嫡孙王勃一些记述可以说明一些事情。王绩在《游北山赋》说:“吾兄通,…… 门人弟子相趋成市,故溪今号王孔子之溪也!”王勃也说“当时门生百千数”。王绩在《游北山赋》中说到房玄龄、魏征、李靖、杜如晦等人是王通朋友,没有师生之谊。魏征曾经同王通相处过一段时间,两人一起研究过《六经》。

    三、王通的思想和成果及其对于后世的影响

    王通在政治上以恢复王道为目标,倡导实行仁政,以仁义治天下,做到政思、法缓、狱简,不以天下易民一命。他认为黎民百姓能够受到保护就是“吾道”。房玄龄同王通探讨治国之道曾经问王通“正主庇民之道”。王通回答到:“先遗其身,能遗其身者然后能无私,无私然后能至公,至公然后以天下为心,道可行矣”。王通的学生仇璋问王通:“君子有争乎?”王通说:“见利争让,见义争为,有不善争改”。当他看到隋朝当政者上下敛财,无功受禄时愤然说到:“悠悠素餐天下皆是,王道从何而兴乎?”王通总结了隋亡原因,在当时有进步意义。王通主张“三教合一”,在哲学上致力于探求天人之事,围绕天人关系这个核心,阐述了自然观、发展观、认识论和历史观思想,表现了扑素唯物主义倾向和主变思想。他的观点是“人事修,天地之理得”。又说“我未见知命者”。他把鬼解释为“气”,把天体变化变幻莫测解释为“识”。意思是指人的认识奇幻无穷,这个属于无神论先导。历朝历代君主都把泰山“封禅”作为君主受命于天依椐。王通说:“封禅之费,非古也,徒以夸天下,其秦、汉之侈心乎”。王通认为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政治理应如此“通其变,天下无弊法;执其方,天下无善教”,“时异时变”,“何必定法”。在认识论方面王通说“心者非他也,穷理者也”。否认生而知之。王通主张儒、佛道三教统一为唐代所用,为宋明理学打下基础。在文学上论文主理,论诗主政,论辞主约,主张改革之风,反对六朝沿袭的浮夸之风,他主张恢复古代记事和散文写作。这一主张为唐宋文学奠定了良好基础。在教育思想上王通说:“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废德而师”是以德作为选择教师标准。“易子而教”根椐其特点选择教育对象。在品学教育当中主张坚持道义,非礼不仕,衣食艰扑,言行举止等,在教学育人方面都有独到见解。与此同时,王通用九年时间写成《礼论》25篇,《续诗》360篇,《元经》31篇,《易赞》71篇,可惜这些文献都已失传。《中说》是他讲学期间与弟子们的讲答,这部文献部分在世。

    公元617年王通由于操劳过度,心力交瘁,染病在床,年仅33岁离开人世。

    公元1530年明朝嘉靖皇帝责成礼部将王通入孔庙,这以后王通就成为大儒,便受到人们的敬仰。

    我们在王通庙待了一会又来到王通墓,王通墓位于通化村北2.5公里处,站在此处看到巍巍吕梁山时隐时现,弯弯汾河水缓缓流过,滔滔黄河就像黄丝带一样缠绵在大地上,远处的龙门隐约可见。人们说这里就是“圣人坟”。墓前竖立着“隋末大儒文中子之墓碑”。一代大儒躺在这里已千年有余,但他留给河津的是引以为荣的骄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王通的河汾设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qmc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