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一”带着不舍离开美丽的鹭岛,从熟悉的到又熟悉又陌生的地方,各种不适应。有个特别的不适应是医院的差距,有对比就有伤害。例:“医院公众号”预约界面,看不到是否有号,只能看到医生,点击进去也看不到相关信息,一个一个点击搜索,查看预约日期也是排到特别后面,体验感也是不佳。突然想起回三明之前有提前咨询朋友,她去医院是在哪里预约,翻一翻我们之间聊天记录,立马关注公众号,有个意外的小惊喜在这里看的到是否可约号,终于约到号了。预约花费的时间有点长,好在是时间比较多。
约号成功后,就是到现场体验。因为疫情期间,所有进出医院的人员持有“健康绿码”方可进出。有点不可思议,市区医院真的是人山人海,怎么会这么多人呢?带着疑惑来体验医院服务态度等,这次体检的体验感特别差;挂号的人特别多,医生护士们的耐心不够,有的说的不是很清楚,第一次来做检查等是处于蒙圈的状态中,除了多问几句就是多问,医生看到我,巴不得让我走。哈,不耻下问,是好宝宝!忙了一上午,满头大汗的离开医院。跟朋友吐槽,体检太难了,约号难约,从厦门回三明,以前十分钟的车程,现在两个小时的车程。朋友笑笑的说,要给市区的医院成长空间。相对之下在厦门比较发展好的地方,所有的设备相对会好很多,体验感比较舒适。
老爸之前说胃不舒服,我让他自己去医院检查下,迟迟没有去;这段时间我比较有时间,就带他去医院。老人家都是比较嫌麻烦,不想去医院。现在网络比较发达,都可以网上预约。减少现场约号,又约不上号的麻烦,享受便民服务。疫情期间要弄“健康绿码”,对他来说,太麻烦了,有点抗拒到医院。我说,我来操作,你跟我去就好。我提前做好预约号,健康码,到医院看病方便多了。有了一次来医院体验的经验,有点轻车熟路;懂得看病前先买本病历卡,填写基本信息、取号、等号、检查,一个半小时检查完了,期间花的时间较少;如果让老爸一个人来医院,有可能半天都解决不了,对他来说太耗时间、耗精力。老爸感慨,还是有知识好,不然现在看病都不懂的来看,好在有送我和我哥去读书。想着也是非常心酸,高中毕业时,我爸妈决定让我上专科,很多邻里亲里的,劝他们,女孩子还是不要上学的好,早晚都要嫁人,学了也没什么用。他们还是让我去学习,之前不是很爱学习。出了社会才知他们的用心良苦。
简单“看病”事件,才明白知识的重要性。假设我没有上学,我享受不了知识的力量。智能时代的到来,想要适应它,还是需要通过自己不断的储存知识,迎接新的领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