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三个广告牌》的黑色幽默

《三个广告牌》的黑色幽默

作者: Cai小姐 | 来源:发表于2018-03-14 00:11 被阅读0次

    在我一时兴起的冲动下,和三个小伙伴跑到大泉州看了一部相对冷门的电影!!!好在是一部佳作,否则可能他们会拿刀一路把我砍回来。言归正传,当然这种带有美式的黑色幽默电影也能在影片中让你破涕为笑

    电影的故事发生在美国的一座小镇上。弗兰西斯-麦克多蒙德饰演的女主角是一位失去女儿的母亲,然而女儿遇害的案件却迟迟未曾了结,凶手依然逍遥法外。眼看着破案希望慢慢消逝,这位做事果决的母亲,与小镇上碌碌无为的警察之间的矛盾日渐尖锐,电影里的人设都有着强烈的双面性。这位母亲站在法理的高地,可是负责该案件的警长却身患癌症,又把她置身于道义的低谷。在这位母亲坚强、倔强的性格背后,也有着做事不计后果的一面,正是这种冲动,将事件带入不可预期的境地。

    认真细读,大概也会发现很多有趣的隐晦,象征和指涉!这个镇子是一个“好人难寻”的地方——懒政的警察,破败的人心,封闭的气氛,人们终日喝酒闲逛,一位无辜女孩的惨死也唤不醒任何人,只等待时间和风把一切带走吹散。至少在影片的前半段,一切都应和着这样的想象,但很快,人们就发现,这个镇子并非好人难寻,好与坏的区隔过于简单粗暴,人设被剥落,流露出更复杂的内核,海耶斯和警方,从一种单纯的对立变得关系暧昧起来。

    全片充满暴戾感,这种暴戾感是对美国社会现状的不满:对社会治安、警民互不信任、种族歧视、社群分化的发泄,表现在情绪上便是一起奸杀悬案背后的各种“以暴制暴”,体现在故事中便是各种黑色荒诞的喜剧情节,比如讽刺广告牌、警长自杀、警察怒怼广告商、广告牌大火、火烧警察局桥段。然而这些暴戾的桥段最终也被穿插的温情情节所消解,如警长临终的三封遗书、医院中的一杯橙汁、火纵警察局后的包庇、重贴广告牌及最后的旅程等,这些都源于人性的善意。

    其中种种残酷、暴戾的现状要是放在当今天朝也绝对能找到,最美国的核心出现了,文本在黑色荒诞的分裂之下,维持底子暖色调的统一性,虽然怒诉分裂、残酷、暴戾的社会现状,却能够在微妙的社会感情上弥合现实状况的分裂,最高明的是这两者还完全没有违和感,这才是真正的美国戏呀,这也是剧本最高级、最算计的地方,让本片从一部单纯的黑色荒诞剧拔高到更具社会性的层面。

    很酷却也显得不近人情的女主,身患绝症也深得群众喜爱的局长,暴力种族歧视的警察。很微妙的一条线,从对立到一起出发。

    这意想不到的变化更接近生活的真相,自以为是的判断,无可化解的隔阂,意外无端的灾祸,莫名出现的曙光,人们自以为走在正确的道路上,却可能踏入歧途,认定山穷水复,却撞见柳暗花明。

    这座小镇里有愚钝和暴力,但这其实并非电影着力呈现的内里,这一切其实是表面,它们最终都被层层剥落,虽然有代价,经历了血和火,但最终的结果其实被淬炼得很柔和。它从心碎开场,由解脱落幕。每个人都有疤痕,迪克森的在脸颊,海耶斯的在心里,但两个人最终却相视一笑。那结尾注定不会再上演一程末路狂花,而是会像生活本身一样“在路上再做决定”。

    好了,也不知道该说什么,最后想骂贱人坤,一晚上叽叽喳喳说要破坏我酝酿情绪。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三个广告牌》的黑色幽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rxq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