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一词在我心里和这个略显萧条的村庄是联系在一起的,遥远到似乎是一种从古时候绵延而来的文化根脉,难怪,当把从北京回家叫做回老家的时候,心里会觉得奇怪。
而回家呢?
读书的时候,“回家”是个无比温暖的词汇。每次假日前,总能在校园里、走廊里听到箱子的轮子在地板上拖拉的沙沙声,这种“噪音”在我耳朵里无比美妙。“我下午的火车,先走啦!”室友出门前,几个女孩会拥到门口,或者一起帮忙搬抬着大包小包的行李送到楼下或者地铁站,然后,给彼此一个大大的拥抱:小别胜新欢!
毕业那年,我是我们寝室第一个离开的人,我几乎是逃回家去的。因为,我知道这一次不是小别了,我不愿意做那个和大家纷纷拥抱流泪,一个个送他们上车,最后孤独地听着自己轮子沙沙声的人。所以这个时候,我只有一个想法——回家,因为这是个温馨愉悦、可以逃避所有孤独难过的世外桃源。
这里有我熟悉的童年,有我爱的家人,有我闭着眼都能找得到的每一处街巷,甚至连空气中的雾霾都有着亲切的味道。而毕业之后,它居然也成为“老家”了。
我惶恐了。如果家已经成为老家,那我的家在哪里呢?在北京吗?
最初的时候,我特别抗拒把自己租住的房子称为家,每次都和人讲,“回租的房子那边去。”虽然我几乎已经决定要长期在这里工作生活,但当夜幕降临,一个人呆呆站在天桥上看着霓虹闪烁车流穿梭,我依然觉得自己是个“客人”。
毕业的时候,我们拼命寻找一个叫做“户口”的东西,以为有了本地户口就不是“漂”了。而如今,才明白,心若没有栖息的地方,到哪里都是流浪。
出生、成长、远走他乡、生根发芽,一代代人都是在这个过程中实现了一种蜕变和传承的吧。也许,每个刚毕业的游子,都有一段漂泊的日子。从五湖四海走进另一个城市,考上大学、找到工作可能都不会觉得算是安顿下了。也许直到在这个陌生的城市,有了一些牵挂的人,一份暖心的爱,一方安居的窝,我们才会从心里觉得真正属于这里。
想家有两种办法:第一,自己回去;第二,把家搬来、把心搬来。愿每个将毕业的游子,不论在何处忙碌奔波,都能被家的温暖宠溺。此心安处,即是吾家。(图片来自网络,作者慧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