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从生理的角度上来讲,青春期的孩子,体内的激素飞速上升,这个时候,情绪变坏的生物因素占大部分。打一个最简单的比方,很多女性在月经前期会出现很难控制住脾气的这一现象,在医学上称之为经前期综合征,原因也是体内激素水平突然发生变化。如果能理解到孩子的这部分,问题就解决一半了。
剩下的一半是,在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有了非常强烈的自主意识,虽然在经济上、物质上,包括心理上,未必能够真正的独立,但是孩子们已经认识到自己是一个很独立的个体,不想再依附于父母,老师,家长,家庭。但又迫于现实,他们仍然需要依附在这些权威之下,这就造成了他们内心当中的冲突和矛盾。
另外呢,虽然孩子有了独立自主的意识,但是我们的家长仍然习惯性的把孩子作为“我的孩子”来对待。
说白了,就是我们的家长对待孩子的这种独立自主,仍然是那种“我的是我的,你的还是我的”老观念。
也就是说,我们并没有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仍然把他们当成我们的附属物来对待。对待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只要做到两个字,就可以解决问题——尊重。
假设说是别的人,不是你的孩子,出现了前面说的那些问题,你会用现在对孩子的那种居高临下的方式和态度对别人这样说教吗?答案是当然不会。但是我们惯性思维里,对待15,6岁的孩子仍然像对4,5岁的孩子一样没有任何变化。
这样说感觉会比较抽象,那我再举个例子,比方说我们很小的时候,父母叫我们吃饭,可能会这样说:乖,宝宝,我们吃饭饭吧?四五岁的我们听到这样的话,会非常高兴,也觉得很应该这样子说。但是如果今天,你将近40岁了,你的父母仍然在吃饭时对你说乖宝宝吃饭饭,你的心里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呢?
精神分析里边有一个最基本的概念叫投射,以及投射性认同。比如说两个人之间的互动交流,就好像我举着一个镜子对着你,你举着一个镜子对着我,我看到的,你的镜子里边的实际上就是我的东西。
也就是说,我感受到的,其实就是你感受到的。如果你在跟孩子的沟通交流当中,你感受到没有被尊重,那事实上孩子也同样的感受到没有被你尊重。然后我们的惯性思维这个时候又会跳出来说:啊,是他先不尊重别人的。但事实上,我们是家长,我们有义务,我们也有权利去指导孩子,应该怎么样去尊重人。以前有家庭教育工作者愿意用原件和复印件这样子的比喻来比喻家长和孩子的关系,虽然我不是太赞同,但是,用在这个场景上容易理解。
前面你说孩子“说话没称呼,语气没感情”,我不认为你之前天天给孩子示范没有称呼的“回来了”,能教会孩子一回家就喊妈妈。孩子也需要有个称呼,无论是“宝贝儿,你回来啦~”还是“美女你回来啦~”跟毫无感情色彩的尾音向下 的“回来了?”有着巨大的差别。
再回过头来说,刚才的那个投射的事情,如果说,每天我们回家的时候一开门,看见一个笑脸,和看见一个满含着指责的眼神的脸,我们的反应是大不相同的。我们作为家长是有义务去教孩子,去给孩子做一个正确的、好的示范的。不要说是他先拉着脸的,一个家庭里,要当太阳照耀着家里其他成员的是父母,而不是孩子。
当孩子本身需要爱和关照的时候,他还要自己发光发热去照耀其他的家庭成员的时候,那么他的能量一定是不足的。
最后再啰嗦一句,
我们要求一个,每天背负着巨大的学习压力的、身体里面还有一个随时失控的像炸药包一样的不稳定的激素水平,没有学习到足够适当的沟通交流的孩子,每天像个小太阳一样温暖家人照亮别人、听话懂事、还得为成年很多年的父母的情绪负责,替父母分忧解难,是不是太强人所难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