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少校副官 | 来源:发表于2019-08-18 21:51 被阅读0次

      水是生命之源,万物离不开水。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农田灌溉……水都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闲暇之时观看电视,看到一则公益广告:一只水龙头艰难地往外滴着水,滴水的速度越来越慢,最后终于滴不出水来了。随后出现了一双眼晴,眼中流出一滴眼泪:“如果人类不珍惜水,那么我们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我们的眼泪!”

        看到这则公益广告,把我的思绪拉到了上世纪六十年代。

        我的家乡地处县边边,又在沟沿沿,祖祖辈辈吃水贵如油的艰难生活历历在目,难易忘怀,痛彻心扉。

      打我记事起,村里有三口古井,一个涝池。这就是村民的基本水源。古井深五十八丈,约一百八十米,绞一担水得四个精壮劳力配合,吃水很困难。井水因含氟较大,村民长期饮用,牙齿变黄变黑,影响美观。涝池的水供生产队饲养室饮牲口或生产用水,遇到老天大旱,涝池底朝天,村里就会出现水荒。村民在地里劳作回来,在瓮里舀一瓢水先长辈后晚辈擦把擦把了事,盆子的水成了泥水,其实根本没洗干净,就这点水还舍不得倒掉,待沉淀后另作它用。遇到夏季,天气炎热,村民在地里犁構耙耱、摇耧铡草、辛苦耕作,汗流夹背,一身泥土,衣衫湿透,晚上用一盆水擦擦身子就算洗了澡,再用剩下的水简单地搓揉一下衣服或者洗件娃褯子才能倒掉。

      七十年代中期,村里水源最旺的一口古井因村东头一个男人与婆娘闹事,想不通,跳井身亡,污染了水源,不能再饮用,村民吃水更加困难。一个周末,我从距村里约十五里路的公社中学放学回来,刚端起饭碗,就听到妈妈无意中说:“瓮里又没水了。”我当时也没吭声,三下五除二拔拉了几口饭,便去邻居家借来拉水的一套家什及桶担,一个人悄悄的拉着家伙走到距村有三畛地的金水沟畔沿岸上,然后担着水桶又走到约有三里路的金水沟底担泉水。一担水约80多斤重,为了怕水往外溅,还在桶里放了马蔺叶,我挑着沉重的水桶艰难地在徒坡上向上行走,一担水从沟底挑到塬上,中途得休息两次,需用一堂课的功夫。一个大水桶可装六担水,当担到第三担时,在半沟遇到了本村老支书五伯,他说:“傻小子,你不要命咧?一个十六岁的娃娃在深沟里担水,你大(父亲)你妈知道吗?”我一边擦汗一边嘿嘿傻笑,也没正面回答,就这样硬是来回跑了六趟,把大水桶灌满咧!

      再说父母亲也很纳闷,念叨着这娃一后晌不见人,干啥去了?天都麻麻黑了还不见人影。正在着急时,老支书五伯寻到家里,看见父母亲劈头盖脑先训斥一通:“你俩真有能耐!竟然让一个娃娃下沟担水,父母亲是咋当的?赶快到水泉沟接娃去!”父母亲知道情况后更着急了,拔腿就往沟垄上跑。半路上,他们看到前面有个黑影,只见我很吃力地拉着大水桶往回走。我大很生气地说:“你胆子咋恁大?一个人竟敢下深沟担水!若有个三长两短可咋办呀!”我妈一句话也没说,低着头一个劲用手背在眼晴上来回擦试着!回到家,我已精疲力尽,衣衫全湿透了,肩膀上也磨破了皮,但却有成就感,小小年龄便知道为父母减轻负担,让他们喝上甘甜爽口的清泉水……

        农民饮水困难,农业生产用水亦然如此。记得生产队栽红薯,地里干旱缺水,也是用水桶子在涝池拉水,每个红薯窝浇一瓢水,红薯秧拉成“泥条”,然后下苗压实,乃真正是抗旱保苗,靠天吃饭。记得我利用周末给生产队栽红薯,有关水的问题,还发生过一个有趣的故事呢!

      一天下午,地里有三十多名社员栽红薯,由于天气热,活路紧,大伙都有些口渴。队长安排夲队一名退休教师和我去井房绞一担水给大家解渴,并再三叮嘱我俩动作麻利点,快去快回。走进井房,正在绞水的几个村民对退休教师说:“三叔,谝一段《三国》吧!”号称三叔的退休教师是个《三国》迷,早些年毕业于西北大学,肚里古经多。他听到大伙嚷嚷,连连摆手说:“不成!不成!地里等着用水哩。”这时,正在绞水的二怪哥“叹惜”道:“赤壁大战”曹操死伤三十八万将士……三叔听到后大喊一声:胡说哩!曹操大军征吴,准备一举吞灭江东,诸葛亮说服东吴群臣,孙刘联合抗曹,周瑜利用曹操说客蒋干,行使反间计,又让黄盖用苦肉计诈降,乘风放火,烧尽曹军船只,曹操八十三万大军只剩下几百人马……三叔正说得起劲时,地里派人督促说大伙等水哩,渴得撑不住咧!三叔瞪着双眼大声吼道:“地里渴死三十人算啥?这里把近五十万人差咧……”

          村民生活用水困难,大家都在自家院落里打水窖,一口水窖能储存二百来担水,水窖打好后,再用水泥沙浆把周围抹实压光,然后用水泥浆多刷几遍,防止渗漏。夏季雨水多,每当看到头顶上有乌云快要下大雨时,大家都先忙着把自家院落打扫干净,让下雨水流到水窖里。用水泥搪的水窖储存的水,颜色发黄,食之苦涩,大家便去村东沟沿的老崖上取上几疙瘩“白土”放到水窖里“消毒杀菌。”无论咋个折腾,水质亦然很差,水里面长了水虫,待食用时,要过筛,否则连“肉”都吃咧……

      八十年代初,关中抽黄灌溉工程引水上塬,解决了渭北几个县的农田灌溉问题,但我村里生活用水问题仍然无法解决。每次抽黄上水,村干部先在大喇叭上通知,安排村民打扫巷道卫生、清理粪便、处理杂物,水来了先不浇地,先从巷道流过,水尾流到涝池。各家各户先在自家门前挖个坑,再用水桶把黄河水灌到水窖里,待沉淀后,在防疫站买些“漂白粉”放到水窖里“消毒杀菌。”这样的水质能卫生吗?就这,生活用水亦然不宽裕。群众吃水难在方打圆出了名,村里的小伙子找媳妇难,邻村的姑娘都知道我们村喝窖水,再好的小伙因为水的问题与心爱的“对象”无缘配对,失之交臂。

        党的十八大召开以后,各级领导都把民生工程作为一项德政工程来抓,加大了美丽乡村、乡村振兴计划建设力度,大到乡间道路、巷道铺设、农田水利、人饮工程、村容村貌,小到农户房屋修建、房前屋后美化、亮化、绿化、文化广场、健身器材等等,在建国七十周年、改革开放四十周年之际,农村已发生了巨变,今非昔比。农村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与日俱增,村里通上了自来水,大家都在自家房屋里修建了卫生间,安装了洗澡设施,村民在地里忙碌回来,痛痛快快、舒舒服服洗个热水澡,别提有多惬意!

      前些时日,我在自家宅基修建房屋,用自来水浇砖、拌沙浆、搞砼保养……看到水龙头里流出的自来水“哗哗哗”翻着白色的浪花,不由自主地发出了笑声,面对已告别人间的父母亲的遗像,我告诉二老:如果那边也缺水,你们就时长回家看看,家里的自来水随便用……

        尽管村里通上了自来水,村民告别了用水难,但大家仍然保持着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因为,大家深深的知晓,水是生命之源!

    作者简介:白高奇,中共党员,安家堡村人,农家子弟,大学本科,军转干部,业余爱好阅读写作。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ifzts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