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连长的部下克留奇柯夫,在前线和战友们遇到德国的侦查分队,打了一场小小的遭遇战,俄方几位参战的哥萨克死里逃生,德国却有个军官不幸被哥萨克杀死,当然这是几个参与战斗的哥萨克共同的战功。但事后战功却在连长主导下将战功通通归功于连长喜欢的克留奇柯夫。
事情的发展是贪功者被提到师部,到了彼得堡,受到那些养尊处优的贵夫人崇拜、呵护、送物送钱送爱情,得到上级的嘉许,皇上的接见,囊括所有的勋章。此后并以此沽名钓誉弄钱,也养尊处优至战争结束。
可怜那些目前和其后在战场上拼命而血肉模糊甚至牺牲的战士,包括将士,不论德俄或敌我。
这就是末代沙皇统治下所谓获得勋章的人、可怜的哥萨克、社会的生态、军队的运作、沙皇的格局。
这也是末代沙皇当局不敌柔弱的资产阶级和钢铁般坚硬的无产阶级和布尔什维克之故。
这边厢,格里高力打过第一场仗,杀死了两个敌人,却闷闷不乐,天天发噩梦,他看到了战争的残酷,体会到战争的无理,却又无可奈何,哦!原来自己是被逼的,那有甚至英雄气概,什么爱国与民族的情怀。等他的哥哥彼特罗也集结到前线,连队驻扎在同一个地方,在村外池塘洗澡时兄弟俩呆在一起,谈起话来,互相问候时,格里高力的表情、说话语言和肢体语言令哥哥大吃一惊,格里高力向哥哥尽诉心声:我杀死第一个向我袭击,生死关头我反击,用长矛刺死他是下意识的,有道理的,无可奈何的,可我随后杀死一个手无寸铁在大街上逃跑的还十分稚嫩的娃娃兵就毫无道理,那个德国娃娃兵无辜死去的形象久久在我的脑海中抹不去。
可怜的敌我相方打生打死的“战士”们啊!
优秀的哥萨克战士格里高力居然一场战斗下来已经厌战了。
你们说,以后的故事怎么写?
——2024.01.21.中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