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和学习,我认识到构成市场的主体存在着很大的不理性。也就是在我们之前说的,市场绝大部分的时间是无效的,是不理智的。这点对于中国市场尤为的明显,中国的金融资本市场一方面是一个政策市,另一方面散户占比高,众多投资机构为了排名好看,导致投资行为出现极大的变形。
我们常说市场短期看是无效的,长期来看是有效的。这个角度是从时间的跨度上进行思考得出的结论,但是这个短期到底有多短,长期到底是有多长,我们不得而知。按照我的感受,我觉得这句话应该改成市场在持有待涨的长期中是无效的,而持有待涨的短期内是有效的。换句话就是,在你持股待涨的过程中,绝大部分的时间是在等耐,只有极少的时间里你是在盈利的。这个观点在我看杨天南书写的《一个投资家的二十年》中有实践的举例。
这里我们衡量有效与否的标准是你的估值判断和股价的走势一致性。
我觉得任何投资理念在一定的时间里都是与市场走势相违背的,也就是说没有长胜的投资理念和交易策略。
如果你信仰低估值投资的理念,那么从去年到今年以来,你将会面临很大的亏损,是几乎不带有任何反弹的下跌。
如果你相信的是成长股投资,你会发现当公司的业绩发布的时候,公司的股价总是会有那么一种可能,应声大跌。
如果你相信长期持股可以赢得市场的胜利,你会发现你可能因此错过一场大牛市,而你还在苦苦的坚守,仍旧看不到太多希望。
如果你相信短线交易,你会发现你画好的K线和实际的走势往往差别很大。......
总之,这个市场充满了意外、贪婪、恐惧,甚至毫无逻辑,让人发疯,无法理解这背后的一切。
其实,我现在对于市场是比较失望的。因为市场总是过于的短视和线性。在我阅读很多优秀公司的调研纪要的时候,众多的机构投资者提出的问题总是希望看到下一个季度的公司盈利会不会增长,而并没有更多的关注公司长期的发展战略。一旦公司的下一个季度业绩不达预期,这些机构投资者就会疯狂地往下砸。
跪的久了,也就不愿意站起来了。
网友评论